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 房屋转让协议只有一份可以吗

    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政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与损害第三方及国家利益的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一般合同都是一式两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

    2024-09-27

  • 家属放弃抢救违法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需要急救抢救时,家属是没有权放弃抢救的,是否放弃抢救由患者自己决定,家庭放弃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还有的患者及家属要求用自己的医保卡或公费医疗卡,为其家属看病付费等,医院均理应予以拒绝。所以,当医生人身权利遭受威胁或不法侵

    2024-09-27

  • 起诉对方不出庭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原告经过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如果被告经过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在宣判前,如果原告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人

    2024-09-26

  • 多页合同如何盖骑缝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交通事故的诉讼管辖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一是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被告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如果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按照经常居住地确定住所地;二是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结果发生地和

    2024-09-26

  • 拒不执行判决罪的法律责任与判决书

    本文是一份刑事判决书,涉及原公诉机关临颍县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丁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罪的指控。经审理,临颍县人民法院认定丁某某未履行一起民事判决的义务,判决其犯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丁某某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定罪正确,但量刑

    2024-09-26

  • 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及其影响

    我国民法通则将公司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达到一定年龄和智力状态的公民通过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尚未成年或精神不健全的公民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其年龄、智力和

    2024-09-26

  • 房租拖欠多久可以报警

    首先你这个事情报警不会有警察管的。属民事案件,不属于刑事和治安管理,所以只能起诉。我国《合同法》第227条规定:“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交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该法第24条第(四)

    2024-09-26

  • 民事行为与准民事行为的法律分析

    本文介绍了民事行为和准民事行为的知识。民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成立是生效的前提,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能成

    2024-09-26

  • 所有的案件都能被法院立案登记吗

    登记立案针对的是初始案件,也就是一审案件和最初提出申请的案件,包括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刑事自诉、强制执行和国家赔偿申请。对上诉、申请再审、申诉等,法律另有规定,不适用登记立案的规定。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和司法

    2024-09-26

  • 如何判处打击报复证人的惩罚

    打击报复证人罪是指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证人,包括在诉讼过程中提供证明的证人以及向法院、公安、检察等司法机关提供证明的证人。对于知悉案情但尚未作证的人和证人的亲友,不属于本罪的对象,但如果通过加害证人亲友的方式打击报复证人,也

    2024-09-26

  • 打击报复证人罪

    打击报复证人罪是指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其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包括公民的批评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本罪侵害的对象仅限于证人,包括在诉讼过程中提供证明的证人和在司法机关提供证明的证人。对证人进行打击报

    2024-09-26

  • 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在民事活动中不具备完全的自主权,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活动。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种情况。首先是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除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外,其

    2024-09-26

  • 工伤诉讼程序的详解及流程

    工伤诉讼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法院接受并立案,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通知被告进行答辩,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最后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

    2024-09-26

  • 抚养费案件中对方不出庭的处理方式及建议

    当事人起诉索要孩子抚养费的,对方不出庭的,如果对方是原告,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如果对方是被告,由于负有抚养义务的被告是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对其拘传。

    2024-09-26

  • 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的条件和禁止加班情况是什么

    二是与安排加班的员工协商。如果企业未经协商,强迫员工加班加点,员工则有权对此加以拒绝;用人单位如果有加班需求要同时满足上述三种条件,如不符合三种条件,员工有权拒绝加班。第九条规定,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2024-09-26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议庭宣判的时间

    合议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中宣判的时间规定。合议庭审理案件一般期限为六个月,可因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宣判时,法院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期限及法院。对于离婚判决,需告知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前不得另行结婚。当庭宣判的,十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

  •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事的适用范围、对空间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的个人,无论其国籍、民族或种族如何。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哪些案件的审理、发生在哪些地方的民

  •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没有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具体条文内容。看守所应保障律师履行辩护职责所需的时间和次数,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程序包括律师向看守所出具相关证件和委托书等文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律师的权利,包括独立执业权

  • 刑事级别管辖的含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级别管辖的规定。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有不同的管辖权,基层法院处理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处理重大和有特定性质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处理辖区内的重大刑事案件,而最高人民法院处理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刑事案件。

  • 犯罪后车辆返还的法律问题
  • 商鞅的法律改革与法律规范的普遍性
  •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