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条件: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一级分类:
共同被告因为共同诉讼的形式不同,分为必要共同诉讼中的共同被告和普通共同诉讼中的共同被告。民事诉讼的第三人,是指对原告和被告所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去的人。
2024-01-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提起离婚诉讼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起诉离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
2024-01-10
所以到律所学的第一课就是:不能够全部相信当事人所说的。之所以称之为第一堂课,是因为我们律师初踏职场,接收的教育也往往是“忠诚于当事人的诉求,并竭力为其争取”,“忠诚”和“怀疑”是相互矛盾,而且并存的。基于实践中的种种,归纳几个我目前所知道的应该养成的
2024-01-09
反诉是指被告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向原告提起诉讼。反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反诉只能由本诉被告向本诉原告提起;二是反诉只能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三是反诉与本诉必须适用同种
2024-01-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这类人,他们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
2024-01-01
为规范执行程序中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解释。第一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计算之后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包括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迟延履行期间的
2024-01-01
起诉离婚一般需要去被告住所地法院,但有几种情况需要去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首先,对于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需要去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其次,对于
2023-12-31
民事诉讼的受理条件包括:起诉双方具有直接利害关系,被起诉方身份明确,纠纷属于人民法院受诉范围和管辖范围,以及具备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
2023-12-25
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该权利亦是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是本诉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是保障本诉被告人民事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乙起诉请求给付价款,甲反诉
2023-12-24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官审理案件,必须经过庭审质证等一系列程序,对案件事实有了充分的了解,才会作出公正的判决。立案庭法官过多的对案件实体进行审查,一来拖延了案件的
2023-12-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二条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第二百三十三条反诉的当事人应当限于本诉的当事人
2023-12-19
①委托的诉讼文书,是由一国法院提出并且是真实、有效的。②委托履行的诉讼行为,不能违背履行地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④委托履行的行为应属于法院的职权范围,否则法院无权协助履行。第二百七十七条 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
2023-12-1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是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另外
2023-12-03
为正确处理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问题,维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执行实践,制定本规定。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民被宣告失踪,该公民的财产代管人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3-12-02
一、有关民事诉讼证据部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部分有19条,对证据的种类和举证责任,举证期限,证人作证的义务及费用等方面作了规定,但对此前反应强烈的部分案件需要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证人出庭作证后的安全保障问题;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
2023-11-29
民事诉讼中证据不足被驳回后,当事人是否可以再次起诉的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如果因证据不足而驳回起诉,但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时,可以向法院再次提起诉讼,法院应当予以受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裁定驳回起诉的几种情形。
再审申请中证据的相关问题。包括新证据的定义、提供的时限、不采纳非新证据的处理、逾期提供证据的处理、再审申请中的新证据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理由成立的情形。强调了新证据的重要性和规定,以及不同情况下证据的处理方式和后果。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对人的适用范围、对事的适用范围、对空间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的个人,无论其国籍、民族或种族如何。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哪些案件的审理、发生在哪些地方的民
商鞅的法律改革强调了法律规范的普遍性,汉文帝废除肉刑为封建刑罚制度奠定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伦理规范更广泛融入法律规范。清末变法修律受外国法律形式影响。同时,中国古代诉讼、审判制度不断演变,平民争取法律权利斗争加速了罗马法律的形成。美国宪法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