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向银行申请办理票据贴现的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根据上述政策法律规定,申请票据贴现的持票人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须具有真实的商业交易关系和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否则属于违法行为。因此,未取得发票的票据贴现利息
2023-09-29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由于诉讼主张的不同,其证明责任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另外,按照《票据法》规定,付款请求权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一顺序权利,追索权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二顺序权利,只有在付款请求被拒绝或者
2023-09-28
第七十二条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第七十四条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
2023-09-27
变造的票据是依法签发的有效的票据,如果票据本身是无效的票据,也就不会产生票据的变造的效力。这是因为票据是文义证券,行使票据权利或承担票据义务,都是根据当事人在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并且是以在签章时的记载事项为准。在变造后签章的人,仅对票据被变造后的记载事
2023-09-24
增值税发票根据经济业务与纳税人资质不同,有不同的税率,有3%,5%,6%,10%和16%,其中10%和16%是2018年5月开始执行的新税率,由原有的11%和17%各自降低了1%。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点是三个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2023-09-22
律师表示,广告也应视为合同内容,开发商的此类做法是不合理的。这样的条款,排除了开发商所做商业广告和宣传资料成为要约的可能性,为其进行虚假宣传提供了方便。
2023-09-22
合同上面盖发票章不可以。发票专用章是指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户购买和开具发票时须加盖“发票专用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公章是
2023-09-18
借条又称借据、借款据或者借款凭证。借条是确认双方借贷关系成立的原始凭证。除支付报销款项、支付无需归还的款项和确认以往债务外,其他款项支付皆可以用借条。在会计实践中,款项付出时如当时难于确定其使用性质,会计人员应坚持要求收款人出具借条。领条也有两种形式
2023-09-16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通常需要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发票专用章。但是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比较特殊,除需要在发票联上加盖印章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注册登记联加盖开票单位印章问题的通知》规定,需要在注册登记联上加盖发票
2023-09-16
(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四)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2023-09-08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
2023-09-07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23-09-07
在实务中,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极易混淆。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欺骗手段骗取贷款,区别点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证明其非法占有目的证据不足的,只能认定为骗取贷款罪。以欺骗手段取
2023-09-06
(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
2023-09-06
虚开增值税发票立案标准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刑法》第二百零五条。
2023-09-05
中国票据背书的追索权相关问题。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前需先行使付款请求权并遭拒绝。只有在汇票被拒绝付款等特定情形下,持票人才可对所涉及的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票据背书的注意事项,如背书日期、委托收款、质押等细节问题。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