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而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分公司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因此独立核算的总分公司能互相开票。《公司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支机构应当登记的
2022-03-31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主要包括国家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
2022-03-31
本罪的所指的发票限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之外的其他发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2022-03-30
非法出售发票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非法出售发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发票管理法规,实施了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的行为。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一般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出售可
2022-03-30
非法制造抵扣税款发票罪,是指违反发票管理法规,擅自制造可以用于骗取国家税款的非专用发票的行为。
2022-03-30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2-03-29
侵犯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违反国家有关发票管理法规,实施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的行为;非法出售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
2022-03-29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是指违反发票管理法规伪造、擅自制造不能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以及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不能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的行为。非法出售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二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2022-03-29
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2022-03-28
本法所称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一为持票人,持票人为最初追索权人,当所持汇票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或有其他法定原因无从请求付款,或承兑时,持票人即可行使追索权。但持票人为出票人时,对其前手无追索权;持票人为背书人
2022-03-28
1、票据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2022-03-28
对违法票据承兑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2-03-25
1、我国刑法中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在符合下列条件时,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追诉:即行为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第六十二条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十五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
2022-03-25
虚开发票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虚开发票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发票管理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2022-03-25
非法出售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2022-03-22
中国票据背书的追索权相关问题。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前需先行使付款请求权并遭拒绝。只有在汇票被拒绝付款等特定情形下,持票人才可对所涉及的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票据背书的注意事项,如背书日期、委托收款、质押等细节问题。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