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条件:
侵权责任
微博言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的问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微博骂人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需承担法律责任。构成名誉侵权需满足受害人名誉受损、行为人违法、存在因果关系、主观有过错等要件。名誉侵权形式包括侮辱和诽谤,对于法人名誉的侵害
2025-05-10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侮辱诽谤的行为。文章详细解释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情形和情节严重的情形,并引用了刑法条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侮辱诽谤,当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时,已触犯刑法,达到立案标准。
2025-05-09
网络侵权与传统侵权的区别。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存在困难,因为网络证据难以认定且侵权主体复杂隐密。此外,网络侵权的后果宽域快速,司法管辖面临难题,受害人自我救济无力。尽管网络侵权是知识侵权的一种形式,与传统侵权行为本质相同,但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特殊性质使得
2025-05-09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如果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财物损害,责任应由高空抛物方承担。在无法确定具体来源时,该高空区域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需承担损失。物业管理公司也需承担一定补偿责任,因他们有维护小区公共秩序的责任。共同侵权
2025-05-08
高空抛物砸坏阳台玻璃情况下物业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责任应由抛物人承担,如抛物人身份无法确定,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补偿。物业不承担法律责任,除非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这些规定为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明确指导。
2025-05-08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及补偿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时,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由可能加害的建筑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物业管理公司也有责任维护公共秩序和防止高空抛物行为,如未能履行合同导致业主受损,需承担法律责任。文章
2025-05-08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虚构事实、散布捏造事实、针对特定人以及情节严重等要点。同时,文章也阐述了民事侵权与诽谤罪的区别,并提供了维权的途径。当遇到网上恶意诋毁等问题时,被侵害人可以寻求网站服务提供者的帮助,并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5-05-08
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法律适用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且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最高人民法院则强调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等因素准确判断高空抛物行为的性质,并相应适用罪名和处罚。对于过
2025-05-08
高空抛物案件的时间周期和相关危害。法院受理案件后,七天内应立案或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解决民事纠纷最长需要六个月,最短需要三个月。高空抛物危害严重,常导致人员受伤甚至死亡,全国住宅小区每天抛物总重量估计为28吨。高空抛物原因多样,包括懒惰、侥幸心理、无
2025-05-08
高楼住户和行人应如何防范高空坠物的问题。法律规定了高空坠物的责任承担方式,建议住户定期检查房屋,注意松动的物件并及时修复,同时购买高空坠物险来保障自身权益。对于行人,则需警惕高架的广告牌、居民楼房坠物等,注意刮风下雨天的安全,选择走内街并购买人身意外
2025-05-08
一起安装塔吊工作人员酒后从高空掉落死亡的意外事故。死者未经许可单独上塔吊操作,工头逃逸。家属要求索赔70万,建议进行尸检明确死者是否饮酒及是否存在违章行为。家属态度不冷静,必要时可报警处理。同时介绍了工程建筑和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常识。
2025-05-08
行政裁量收缩论,指出行政主体的裁量范围被缩小,必须作出合法决策,否则构成裁量瑕疵。该理论要求将裁量权限规定义务规定化、羁束化,以避免滥用裁量权。行政裁量收缩分为决定裁量的收缩和选择裁量的收缩两种情况。前者指必须采取行动或不得行动,后者指在行动措施、程
2025-05-08
高空抛物未伤人的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高空抛物未伤人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意见要求依法惩处高空抛物行为,充分认识其社会危害性,并准确认定相关犯罪。对于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
2025-05-08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高空抛物涉及犯罪和追究刑事责任问题,主要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伤时,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给予补偿。物业管理公司也应当承担一定
2025-05-08
业主遭遇高空抛物事件的法律处理方法。当遭遇高空抛物时,首先要确定具体侵权人,若难以确定则由可能加害者补偿。高空抛物行为若危害公共安全或造成严重后果,可按相关法律规定从重处罚。对于高空坠物事件,过失导致他人死亡或重伤的,按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
2025-05-08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第一种情况是手机被他人借走或放在他人处丢失,丢失方需负主要责任并可能需赔偿;第二种情况是无偿保管且没有重大过失,保管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物权法》保护私人合法财
学生在校园内破坏公物的法律判罚问题。文章介绍了学生破坏公物的现象及其严重性,分析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判罚标准,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文章指出,学校应加强管理和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破坏公物行为的发生。同时,对于严重破坏公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给予相
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及标准,详细阐述了财产损失、设施的定义以及修复与折价赔偿的方式。对于不同种类的财产损害,如牲畜赔偿、实物赔偿等,都有相应的赔偿标准。同时,文章还涉及罚款、罚金等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方式,以及查封、扣压、冻结财产造成的损失的赔偿标准。对于
房东收取电费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合同法和电力法的规定,房东收取高于当地电力局标准的电费或者加收其他费用都是违法的。如果房东存在这些违法行为,租客可以进行投诉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