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组建qq群、微信群等,尽可能多的人将信息汇集,成立维权委员会,各省市主要城市选取代表,将案件进展情况进行汇总通知。同时选出站所在地人员与经侦部门进行对接,及时通报案件进展情况。微信红包诈骗是最常见的微信诈骗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受骗用户最多的。
2020-05-2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
2020-05-25
所以微信涉及到借钱要钱的情况需要电话确认。微信中有很多骗子通过发布条件优越的招聘信息,然后需要你缴纳各种费用进行诈骗,等你交完钱,可能你就找不到人了。骗子一般会发布很多虚拟的扶贫爱心帖,然后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这样会有很多善良的人转发。一般骗子会在微
2020-05-25
诈骗者声称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为你代购。一旦你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的理由要你加付“关税”,最终你付了钱,货也收不到。诈骗者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你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
2020-05-25
虚拟财产是指狭义的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它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但由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虚拟财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等等,这些虚拟财产在一定
2020-05-25
各个大型购物网站有自己的客户服务部门,处理各种交易纠纷。消费者可向网站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照片、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记录,进行投诉或举报。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个大型购物网站还将向公安机关及时反映情况。如果已购商品发生纠纷,应按属地管辖原则,向票据盖章
2020-05-25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知道用户利用其平台实施侵权行为,被侵权人发现后,可向网络服务提供者通知,告知其网站上的内容构成侵权,可要求其采取删除、屏蔽、禁用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该提示之后,应当审查,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
2020-05-25
网络不好如果是运营商的问题可以和运营商进行协商,如果存在欺骗,诱惑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可以进行起诉。消费者的安全权分为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
2020-05-25
证据是决定案件结果的重要因素,权利人对侵权证据收集的是否全面、准确、充分,直接关系到法院最终的事实认定和裁判结果,也是计算损失赔偿的主要依据,起到切实维护商标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商标侵权案件可以由侵权行为地或者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由于
2020-05-25
人肉搜索更多情况下,侵犯的是隐私权。但现实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通常以侵犯名誉权来定责,因为一般情况来说,任何披露他人不良隐私信息的行为都必然导致名誉受损。不少网友在人肉搜索时都自认为是在“做好事”、“替天行道”,但是很多时候信息本身就是诽谤伪造的,人
2020-05-25
根据《著作权法》第15条第一款的规定,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对于提起诉讼时赔偿金额的确定,根据《著作权法》49条的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
2020-05-25
在近代,由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发展,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
2020-05-25
你可以对骚扰电话进行录音,即使不犯罪,你也可以报警。
2020-05-25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网购合同履行的方式应该是由网购合同的约定决定,如果约定不明确的,双方可以协商补充约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
2020-05-25
从行为性质上而言,任何未经许可的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不论其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或者是否盈利。因此,这些转载行为,无论是网站的制作人将作品直接发表在网站中,还是网站的会员将作品发布在网站的论坛中,都是侵犯作品权利人著作权的行为。一般
2020-05-25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信息网络技术对个人隐私权的威胁以及网络空间中隐私侵权的情形。网络隐私权涉及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具有客体扩大化和数据化的新特点。非法收集利用个人数据、非法干涉监视私人活动、网络黑客的破坏活动以及擅自泄露他人隐私等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网络游戏中常见的维权问题及法律保障。包括游戏关服问题、账号被盗和支付账号无故扣费等情况。玩家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报警、与客服沟通、向相关部门投诉等。同时,玩家应准备充足的证据,包括游戏公司开具的证明、公证机构公证的被盗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