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受理法院向被告发出应诉通知书以后,便利商场以实际合同主体系通达公司为由拒绝应诉。法院承办员经过实地调查,向原经办人王某核准了合同的签订过程,追加通达公司为共同被告。关于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采取共同诉讼人协商一致的原则,把共同诉讼人
2024-02-25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2012年9月25日,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在郑州举办,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将新增刑事和解程序。
2024-02-23
实名举报是否立案应该根据所举报的内容情节轻重而定,一般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会在接到举报后对举报内容进行初步侦查,达到立案标准后公安机关才会进行立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
2024-02-22
具体来讲,诉讼代表人与诉讼代理人有以下几点区别:由于诉讼代表人是本案当事人,因此他与本案的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诉讼代理人实施诉讼行为是为被代表的当事人的利益。诉讼代表人在人数不确定的情况下,是由部分当事人推选出的,即由部分当事人授权,但其实施的诉讼行
2024-02-21
第一条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7日内确定承办人。第四条承办人应当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向被执行人
2024-02-21
合并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诉讼合并在一个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制度。它有助于简化诉讼程序,实现诉讼经济,也可以防止裁判之间的矛盾。根据《行诉法解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包括原告及其近亲属参加诉讼的合并和被
2024-02-21
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属于其管辖范围;或者接收到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属于其管辖范围,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予以追责的。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4-02-20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当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应罚性,破坏社会法治,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应当立案。对于报案、控告
2024-02-15
张某等人经营了5个月后,亏损很大,便终止经营。在此期间,张某仅支付了两个月的租金,剩余租金经**公司多次催收未果,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张某一人支付租金15万元并赔偿相应的损失。而作为知情者的张某在接到法院的诉状副本后也销声匿迹了。连带责任理论与共同诉讼理
2024-02-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在审查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时,应当根据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存在犯罪
2024-02-13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2024-02-08
失联超过24小时,可以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但只有属于警方的管辖范围,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才会予以立案。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
2024-02-07
法院终止执行后执行程序就结束,法院是不会再执行扣划被执行人工资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在执行实践中,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一般是在被执行人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情况下才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按照前述,所扣留、提取的工资数额应当参
2024-02-07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首先,司机买了交强险,交警部门也出具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要求医院开具诊断证明、复印病历,保存
2024-02-06
不按时交按揭给银行,银行有权向法院起拆。法院可查封,拍卖。所谓“转按揭”,是指把个人住房出售或转让给第三人而申请办理个人住房贷款变更借款期限、变更借款人或变更抵押物的贷款。但据了解,目前能做转按揭的银行很少,北京等部分城市更是早就叫停了转按揭,所以这
2024-0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关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共同诉讼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主观和客观要件。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含两人)以上的诉讼,具有简化诉讼程序、避免矛盾判决的意义。共同诉讼的特征包括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多数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其
一份刑事上诉状的范本,其中包括上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信息、上诉请求、上诉理由等。上诉理由详细阐述了在原审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诉讼程序方面的错误。最终,上诉人要求第二审人民法院部分或全部撤销原裁判、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判。
中国法律中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对于起诉后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角度阐述了诉讼时效不中断的理由,包括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的目的、撤诉是对起诉的完全否定以及避免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