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三包”新规的出台对广大的汽车消费者而言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从法律的角度切实起到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作用。《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往消费者的车辆出现问题,车企大多无作为,消费者只能选择维权。而如今有了政策的支持,让消费
2020-05-25
汽车轮胎出现问题,将轮胎寄回厂家鉴定,成为该行业的普遍做法。以轮胎为例,若轮胎出现质量问题,只要是在质保期内,轮胎厂家必须进行赔偿,而汽车主机厂并不承担责任。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而在“三包”规定中还明确提出,
2020-05-25
荒山地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家庭个别成员死亡,并不妨碍农户其他成员对自留山、自留地的
2020-05-25
对已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但久拖不决或只对经营者处罚,未给消费者追偿损失,消费者又向消协投诉的,消协可以向该行政部门反映、查询并提出建议;
2020-05-25
针对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协商和解建议的行为,消费者应立即采取措施,用其他途径解决争议问题。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
2020-05-25
即经营者应对消费者所受到的所有消费损害予以全部、等价赔偿。对此,有过错的经营者应该对消费者进行赔偿。赔偿损失的目的是为了使消费者受到的财产、人身和精神方面的损失得以恢复到损害前的状态。
2020-05-25
在产品的买卖合同关系中,销售者出售产品,应当对其出售产品的质量在合理范围内向消费者承担保证责任。销售者出售的产品的质量与产品说明、实物样品不符的,也属于违反销售者对出售产品质量担保的义务,销售者应当对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承担责任。
2020-05-25
1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2 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 足的;4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 性价格表示 销售商品的;10 骗取消费 者预付款的;13 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
2020-05-25
消费者作为个体在消费时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对峙商家或企业。导致经济损失甚至是危及到人身安全时,消费者并不能预防消费问题,只能在消费发生后,问题浮现出来时,消费者才想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去维权。消费市场的和谐需要的是消费者和企业商家共同创造。
2020-05-25
消费者保护法为消费者设立了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九项权利。获取赔偿权也称作消费者的求偿权,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1条的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
2020-05-25
消费者在购买到劣质商品时,可通过经营者与消费者双方之间进行协商解决,但在不能协商解决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可通过法律途径来争取自身利益。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广告的经营
2020-05-25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简称安全权。人身安全权在这里是指生命健康权不受损害,即享有保持身体各器官及其机能的完整以及生命不受危害的权利。为了能使这一权利得到实现,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
2020-05-25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消费热点正在发生变化,消费维权工作因此遇
2020-05-25
在正规网站购物也一定要使用网站指定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一类是利用购(租)房者的急切心理和知识缺乏,一房多卖(租),骗取“订金”或卷款逃跑。事实上,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确定买卖的只有定金,一旦买卖未成交,损失方有权向违约方索要两倍定金作为赔偿,而“订金”没
2020-05-25
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影响消费者的正常使用,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主要问题。广大企业对来自消费者和用户的投诉、监督部门的执法监督以及来自市场反馈的信息要非常重视,认真分析这些信息反映出来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2020-05-25
消费者在4S店修车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消费者可以根据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价、减价和打折商品的法律定义及规定。这些商品属于正品,仅在价格上给予消费者优惠,不代表商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必须保证商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有退换权利。对于商家不公平的格式合同,消费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购买特价商品时,消费者应要求经营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设立的九项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等。这些权利涵盖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各项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安全、真实情况了解、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公平交易、获取赔偿、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以及受尊重权等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时消费者的法律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购买假货的赔偿权利,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的赔偿权利有所不同。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应首先保留有效证据并与商家协商,如无法解决可通过投诉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