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主犯和从犯是属于共同犯罪,在一般的共同犯罪中,罪名是一样,只是定罪量刑时不一样。第26条第l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025-01-05
同时,如果个人成立单位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犯罪活动或公司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则亦应认定为自然人犯罪。
2025-01-03
根据刑法第198条,进行保险诈骗活动的人将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如果数额较大,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2025-01-01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准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立即被发现;(二)
2025-01-01
打架原则上不存在正当防卫,但如果在打架过程中一方明显求饶,而另一方仍无停止攻击的迹象并持续加害,求饶一方为防止新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必要防卫措施则属于正当防卫。或在斗
2025-01-0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的量刑要考虑伤害的轻重情节。对于造成他人重伤的故意伤害罪,刑罚的幅度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之间;而采用特别残忍手段造成他人六级严重残疾的,
2025-01-01
会有不同的判决,根据案情进行定罪量刑。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
2025-01-01
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该决定规定了集资诈骗罪等有关金融诈骗罪。修订后的刑法肯定了《决定》的一些情况,增设了很多新的罪名,并在分则第三章中专设一节规定了金融诈骗罪。笔者通过对金融诈骗罪的概念特征、 构成要件、 司法界线、 犯罪预防等方面的阐述,提高对金融诈骗罪的认识,从而更为有效地打击和预防金融诈骗罪。
2025-01-01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采取的制止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五个要件:为保护合法权
2025-01-01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公安机关可以对于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情节轻微,则一般不需要拘留。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
2025-01-01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其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根据刑法规定,从犯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共同犯罪可分为任意共犯和必要共犯。任意共犯是指能够单
2025-01-01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素包括:犯罪客体为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行为表现为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犯罪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和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故
2025-01-01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坐牢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者,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2025-0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8条规定,除渎职犯罪外,过失犯罪案件和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中,如果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或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犯罪嫌疑人
2025-01-01
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即犯罪集团。如果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2025-01-01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和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手续。对于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福利院若虐待儿童老人且情节严重,其主要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领养孩子方面,收养人需提交一系列证件和证明,包括护照、海外居住证明等,并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单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等组织,具有法定性、整体意志和整体利益的特征。对于单位犯罪,单位需承担刑事责任,通常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根据财物价值的不同,处罚有所不同。具体法律规定依据最高法、最高检的解释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状况确定。对于跨地区交通工具上的盗窃案件和盗窃毒品等违禁品的情况,有特别处理规定。盗窃罪的刑事处罚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犯罪行为状态,包括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等。犯罪未遂指因外部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结果,犯罪中止则是自动放弃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于犯罪中止,法律规定免除或减轻处罚;对于犯罪未遂,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