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而单位犯罪究其根本还是自然人的责任,对单位不会判处没收财产,只会要求其交与一定的罚金即可。而直接责任人才是最应该承担责任的主体,所以,单位犯罪不会对其判处没收财产。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
2024-02-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如果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犯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如果法定代表人是单独犯罪的,不构
2024-02-21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种新兴经济形式的出现,高回报的投资方式吸引了很多普通投资者。然而,缺乏法律常识和风险意识的投资者往往容易成为“集资诈骗”的受害者。
2024-02-19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单位犯罪是单位主管领导,其它负责人,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以单位的名义集体决定或由主管领导个人决定的为本单位或它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触犯刑罚的行为。对单位犯罪,我
2024-02-17
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
2024-02-14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我国对单位犯罪原则上采取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024-02-14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单位犯罪是单位主管领导,其它负责人,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以单位的名义集体决定或由主管领导个人决定的为本单位或它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触犯刑罚的行为。对单位犯罪,我国刑罚规定执行“两
2024-02-12
自然人或者单位行贿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罚,一般来说,行贿的处罚是刑事处罚的一种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等。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行贿罪免于刑事处罚能否上诉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犯行贿罪判处免于刑事处罚是允许的,凡在中
2024-02-09
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单位,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例如一个国家机关或者一个企业,因其实施了犯罪行为而构成单位犯罪。我们认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是独立的单位,其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没有疑问。但单位的内设机构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尚可研究。根据这一
2024-02-09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2-04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独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犯罪的,按照自然人犯罪对待。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既包括国有、集体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
2024-02-03
关于不同的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应当如何具体地确定,现行刑事立法并未提及。这一司法解释否定了依据共犯处罚规定处罚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明确了根据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判处刑罚。因此,它同时也是一个涵盖范围不全面的司法解释,没有
2024-02-02
单位犯罪对个人的处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2-01
一般来说,公司实施的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对犯罪起指挥、组织、决策作用的人员,主要是公司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等,也就是人们观念中的公司高管。尽管上述人员范围可能成为单位犯罪中的责任主体,但是应当注意,在公司犯罪意志形成过程中,对于公司
2024-02-01
我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是区别于自然人犯罪的一种特殊犯罪形态,是指以单位为主体的犯罪。我国的单位犯罪不同于国外刑事立法中的法人犯罪。根据我国《民法通
2024-02-01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包括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认定及其责任情形。对于单位犯罪,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应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人员,包括决策者及负有不可推卸责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帮助凶手逃走可能构成窝藏罪,如果事前与凶手通谋则视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满足条件,包括共同犯罪人必须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以及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不符合构成单位犯罪的条件,因为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而个人独资企业并不在此范围内。同时,刑法采用了单位犯罪的概念,而没有采用法人犯罪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