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债法总论》第19页的规定,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适用民法总则关于意思表示的规定。虽然要约本身尚不能产生当事人所期望的效力,因此被认为不是法律行为。同样,《合同法研究》(第一卷)第204页也指出,传统的大陆法观点认为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而不是法律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约是要约人向对方当事人发出的意思表示,以达成合同为目的。要约人是发出要约的一方,而受要约人则是接受要约的一方,也被称为相对人和承诺人。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询价邀请是否构成要约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询价邀请并非要约,只是一种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而要约则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具备具体确定的内容、向希望缔约的受约人发出、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约束等要素。商业广告
合同法中的要约相关问题。文章介绍了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生效时间、存续期间等。同时,也阐述了反要约的概念和特征,以及要约与反要约之间的区别。文章还强调了合同内容以承诺为准的原则。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和附有期限的合同,这些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所规定。此外,合同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未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最新法律规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承诺期限的法律后果。合同中约定了承诺期限,若受要约人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承诺,要约将失效,合同不成立。承诺应以通知方式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起点计算上,如果是信件方式,从邮戳日期开始计算;如果是电报或电话等方式,从要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