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九条,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进行说明。
合同的条款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具体条文。合同的条款即为合同的内容。除法律规定外,合同的权利义务主要由合同的条款确定。合同条款的齐备与准确决定了合同的成立、生效以及能否顺利履行和实现合同目的。
此外,当事人还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然而,并不是说当事人签订的合同中缺少任何一项就会导致合同的不成立或无效。合同的主要条款或合同的内容应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上述条款,但不限于这些条款。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合同可能有不同的主要条款或必备条款。例如,买卖合同中必须有价格条款,而在无偿合同如赠与合同中则没有此项。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坚持合同的订立以对特定事项达成协议为条件,则在这些特定事项未达成协议前,合同不成立。如果当事人各方在订立合同时,有意将一项合同的内容留待进一步商定,则尽管这一项条款没有确定,也不妨碍合同的成立。
合同法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在订立合同时,采用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需提请对方注意并说明。若格式条款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则该条款无效。在解释格式条款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特别是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由一方预先制定并加入合同的,没有经过双方协商。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格式合同的名称和定义,格式合同具有重复使用性、预先拟定性和订立时的不可协商性等特点,其中不可协商性是最显著的特征。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之间的区别。格式条款是不能协商的预先制订的条款,可以反复使用以简化谈判和降低交易费用。而示范文本则是参考性的,可以被双方协商修改,不一定为反复使用而制定。关键区别在于条款是否可协商及是否定型化。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具体包括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条款、恶意串通损害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加重对方责任排除权利、造成人身损害免责条款无效以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无效格式条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