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格式条款的规则是什么
时间:2024-09-28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格式条款可能大家没听过不过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只要在签订合同时稍稍一留意就不难发现。在合同交易中,格式条款是合同的一部分条款,是一方为了重复使用而事先拟定的,这样做可以明显减少纠纷提高效率。那订立格式条款有没有什么应该注意的规则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订立格式条款的规则
一、提示规则
根据公平原则,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应确保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责任的条款。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6条规定,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合同签订时使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进行说明,那么人民法院将认定其已履行了合理的提示和说明义务。因此,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例如保险合同,通常会包含大量格式条款。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即保险公司未履行上述提示和说明义务,导致对方未注意到合同中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那么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该格式条款,并且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二、无效规则
根据合同法第40条规定,如果格式条款具备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那么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10条规定,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违反了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并且具备合同法第四十条所规定的情形之一,那么人民法院将认定该格式条款无效。
三、解释规则
合同法第41条规定了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当对格式条款的理解产生争议时,应根据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如果对格式条款存在两种以上的解释,应采用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如果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进行解释。这一规则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1) 通常理解规则:对于格式条款的解释和某些特殊术语,应以一般人的、惯常的理解为准,而不仅以条款制作人的理解为依据。(2) 不利解释规则:不利解释规则是现代各国民法普遍采纳的原则,即在争议发生时,应做出不利于格式条款提供方的解释。(3) 非格式条款效力优先规则:如果合同中既有非格式条款又有格式条款,并且两者发生冲突,那么非格式条款的效力将优先于格式条款,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特别是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由一方预先制定并加入合同的,没有经过双方协商。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格式合同的名称和定义,格式合同具有重复使用性、预先拟定性和订立时的不可协商性等特点,其中不可协商性是最显著的特征。
-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的区别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之间的区别。格式条款是不能协商的预先制订的条款,可以反复使用以简化谈判和降低交易费用。而示范文本则是参考性的,可以被双方协商修改,不一定为反复使用而制定。关键区别在于条款是否可协商及是否定型化。
-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具体包括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条款、恶意串通损害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加重对方责任排除权利、造成人身损害免责条款无效以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无效格式条款等。
-
如何辨别格式合同条款
格式条款的定义、特征以及与签订方式和方法的关系。格式条款通常出现在合同当事人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具有预先拟定、不允许协商变更的特点。政府合同虽使用格式条款,但因反映政府意志,应作为一般合同处理,发展商不是格式条款的提供人。在判断格式条款时,需综合考虑
-
格式合同条款有哪些
-
什么合同为格式条款合同
-
新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免责条款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