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且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条款。格式条款具有以下特点:
格式条款是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的,拟定合同条款时未与对方协商。对方当事人没有参与合同条款的制定,也没有进行协商的余地,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不接受。合同的内容不能在签订合同时进行讨价还价,如果不接受,合同就不成立。例如,买飞机票、保险等合同关系中,合同条款是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制定的,对方没有协商的余地。在这类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只有就合同条款全部接受时合同才成立,如果不接受,合同也不成立。
需要注意的是,未与对方协商并不包括某些有可能与对方协商确定但条款的制定人没有与对方协商的情况,以及当事人一方能够与对方协商而选择不协商的权利。
格式条款适用对象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广泛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当事人一方将其预先拟定的格式条款适用于与其交易的所有同类交易对象,即只要这些对象与其交易,都以该格式条款作为基础。另一方面是在现代社会中,格式条款适用的范围也日益广泛,包括公共交通、供水、供气、供电、邮电、保险等行业。
持久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次使用该格式条款,而不是为某一次或几次特定的交易而专门拟定的条款。同时,该条款也涉及到某一特定时期所将要订立的所有同类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法》第39条规定中的“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不是格式条款的本质特征。虽然格式条款大多是为了重复使用而制定的,但只要有“为重复使用”的目的而制定即可,不需要实际重复使用才能确定为格式条款。
合同法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在订立合同时,采用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需提请对方注意并说明。若格式条款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则该条款无效。在解释格式条款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之间的区别。格式条款是不能协商的预先制订的条款,可以反复使用以简化谈判和降低交易费用。而示范文本则是参考性的,可以被双方协商修改,不一定为反复使用而制定。关键区别在于条款是否可协商及是否定型化。
招标代理合同的不完善之处。合同示范文本格式条款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审查不严格,配套文件也存在不完善情况。具体表现为服务收费标准偏低,编制招标文件服务费用不合理,非全过程招标代理缺乏确定的收费标准,服务收费上下浮动幅度过大。这些问题影响了招标代理合同的执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具体包括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条款、恶意串通损害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加重对方责任排除权利、造成人身损害免责条款无效以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无效格式条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