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条款,又称为标准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例如,保险合同、拍卖成交确认书等都属于格式合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为了维护公平和保护弱者的利益,对格式条款进行了限制。首先,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义务提醒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根据对方的要求进行解释。其次,格式条款中免除提供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条款是无效的。最后,对于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应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并且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格式条款是单方面提供的,而一般合同书是双方协议签订的。
在一般情况下,格式条款和一般合同书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当合同签订双方对合同内容产生歧义时,如果是按照格式条款签订的合同,解释将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而一般合同书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格式合同,也称为定式合同、标准合同或附从合同,在我国有的学者称之为标准合同,有的称之为附从合同,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其称之为格式合同。
一般来说,格式合同指的是全部由格式条款组成的合同,而普通合同中的格式条款则是以格式条款的形式反映出来的部分。根据《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方当事人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预先拟订或印制成固定格式以供使用的条款。
我国法律对于格式条款的解释原则,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格式条款会被视为无效。当存在多种解释时,解释应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无效情形包括: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违反《合同法》相关规定的格式条款,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
我国法律中关于格式合同的履行监督责任和格式条款的订立规则。当事人应监督格式合同的履行,违反合同约定需承担违约责任。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方需遵循公平原则,以合理方式提醒对方注意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要求对条款进行说明。同时,对格式条款
甲、乙双方关于出口代理的协议书。甲方同意乙方以公司名义开展业务活动,签订外贸和购销合同,提供谈判场所、通讯便利、出口业务咨询等。乙方需遵守法律和政策,承担自身业务费用,并保障提供的出货资料真实有效。双方需严格执行协议,因外商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时甲方
甲乙双方就培训合作达成的一致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培训项目、时间、费用、付款方式、责任与义务等。乙方自愿参加甲方举办的培训课程,并同意遵守相关培训、管理制度。双方对合作方式、权益份额、学员纪律、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约定。此外,还规定了补充协议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