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的规定
时间:2023-12-2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同约定解除权的形式期限的规定
一、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行使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如果法律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当期限届满时,如果当事人没有行使该权利,该权利将消失。举个例子,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某种情况下可以在一个月内行使解除权,那么一旦合同约定的情况发生后一个月过去,解除权将消失,当事人不能要求解除合同,而必须继续履行合同。
二、在对方当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
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非受不可抗力影响的当事人或者违约方为了明确自己是否需要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可以催告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行使解除权。如果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没有行使解除权,解除权将消失,合同关系仍然存在,当事人仍需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合理期限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来决定,作为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收到催告后尽早通知对方是否解除合同。如果当事人对催告的合理期限有异议,可以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来确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
门面房租赁协议
门面房的租赁协议,包括租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房屋的用途及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情形等内容。甲方将其门面房出租给乙方用于经营,并规定了租赁期限、租金、用途等细节。双方在租赁期内需遵守合同约定,若违反约定,则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
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区别
我国《合同法》中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区别。合同终止是指按约定履行完毕后结束,而解除合同是在期满前结束。合同终止有多种情形,终止后当事人需履行通知等义务。合同解除可由当事人协商或法定情形导致,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已履行部分可要求恢复或赔偿。合同解除与
-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以及合同解除的情形。对于预期违约,守约方可采取自救措施、寻求司法救济或坚持合同效力。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以及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
-
克扣工资是否可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补偿金
-
承租方经营困难能否解除合同?
-
出租人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