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转让申请
交易双方应提交转让、受让申请,并提供转让协议、土地使用证、宗地界址点图、建筑物产权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委托书、身份证明等资料。
2、审查
承办人应对申请资料及宗地情况进行详细审查,对未按出让合同规定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未通知承祖人的抵押、查封、出租情况,权属不清、四邻有纠纷等情况不予办理转让手续,并在15日内通知转让当事人。如改变土地用途,需获得规划部门意见;如需分割建筑物,需获得房产主管部门意见。
3、现场勘察
应与相关资料对照核实,对于需要分割转让的情况,应考虑土地利用率、出路及他项权利等因素,并制图确定四至、面积,必要时需经四邻签章认可。
4、地价评估
进行地价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如果转让价明显低于市价,建议市府优先购买;如果价格过高,可建议采取必要调控措施。
5、填写转让审批表
认真核对原批准文件、评估报告、规划意见等资料,填写转让审批表,确保内容完整、准确、字迹工整。
6、审批
审批内容包括费用表和转让审批表。费用表需经所长签字后,经办人携带完整转让档案与转让审批表等报中心及局领导审查批准。
7、交纳税费
8、登记编号
审批后,可在审批前到产权科对补签出让合同及审批表编号。转让档案统一保存,按年度缴档案室。
9、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依据补签出让合同、转让审批表、付款票据等,填写变更登记审批表进行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审批表可随转让审批表同时报批。
备注:
1、协助法院执行转让土地使用权时,应根据法院提供的裁定书(判决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及其中所载明的宗地四至面积,办理转让过户手续,可以不经被执行人同意。
2、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应补办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经审查批准,补交出让金后方可转让;或收回国有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党政机关、公益事业单位划拨土地转让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转让合同应经过公证。
4、复印件应与原件核实并加注说明。
5、涉及土地使用权变更的分立、更名等情况,当事人应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分立者应为原同一单位或家庭成员,且单位所有权性质不变;更名者应为同一使用权人。继承的须提交继承文书或公证文书等。缴纳相关费用后,继承、分立、更名可填写变更登记审批表直接进行变更登记。夫妇共同购置的房地产,可以设定为共有财产,经申请可参照更名办理。
6、企业改制土地变更实际上是一种转让行为,通常以有偿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原则上需进行转让审批。
个人住宅用地转让手续与单位宗地转让手续基本相同。除出让土地外,其他个人住宅用地可以按划拨用地对待,在办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宗地共有人同意转让意见
须获得宗地共有人的同意转让意见。
2、当场签押
个人转让应以当场签押为准。
3、缴纳费用
个人住宅转让时未缴纳年租金者须缴纳地价总额1%的有偿使用费后,按划拨土地使用权进行变更登记。
下列情况可以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
乡、村企业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可以流转土地使用权,确需对外转让的,需经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经政府批准征为国有后,可以依法出让(转让);抵押的集体土地在抵押权实现时,可以依法转让。
经土地所有权人同意,登记的城镇个人住宅使用的集体土地可以转让,但变更后的土地使用权性质仍为集体土地使用权。
	
	   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管理办法,包括适用范围、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保护、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划拨和出让、转让方式或租赁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其中,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租赁方式的具体操作也进行了详细说明
	
	   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其转让条件。划拨土地使用权是依法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手中。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具有合法的地上建筑物产权证明等,并需经过批准。国有划拨土地上房产转让有两种程序方案,均需缴纳
	
	   已建房屋土地的出让条件。市、县人民政府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后可以重新出让,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偿。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经过政府审批,分为补办出让手续和免办手续两种情形。其中,免办手续的房地产项目包括特定用途用地、经济适用住房等。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申请转让地块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和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进行评估,估价基准期日为拟出让时点。协议出让方案批准后,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向申请人发出《划拨土地使用权准予转让通知书》。通过公开交易确定受让方和成交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