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双方向相关部门提出转让申请,并提交转让协议、土地使用证、宗地界址点图、建筑物产权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委托书、身份证明等必要资料。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征求规划管理部门对申请地块的土地用途等方面的意见。如果申请地块的用途符合规划要求,并且满足协议出让手续条件,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地价评估,并制定协议出让方案。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评估转让地块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和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评估基准日期为拟出让时点。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调决策机构应根据土地估价结果、产业政策和土地市场情况等,共同决策并综合确定办理出让手续时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额,并拟订协议出让方案。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额的核定公式如下:
(1)转让后不改变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的: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拟出让时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拟出让时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
(2)转让后改变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的: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拟出让时的新土地使用条件下出让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拟出让时的原土地使用条件下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规定,将协议出让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经批准后,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向申请人发出《划拨土地使用权准予转让通知书》。通知书包括准予转让的标的、原土地使用权人、转让确定受让人的要求、受让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等内容。
获得《划拨土地使用权准予转让通知书》的申请人应在土地有形市场等场所公开交易拟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确定受让人和成交价款。
在公开交易确定受让方和成交价款后,转让人应与受让人签订转让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款。
受让人应在交易达成后的10日内,携带转让合同、原土地使用证、准予转让通知书、转让方和受让方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向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出让手续。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批准的协议出让方案、公开交易情况等,依法收回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划拨决定书,注销土地登记,收回原土地证书,并与受让方签订出让合同。
划拨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式根据实际成交价和基准地价平均标准来确定。如果实际成交价不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则按成交价计算出让金;如果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按标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时,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符合下列条件的,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 土地证书遗失或者损毁的,土地权利人应当及时向原发证机关备案,申请补发新证,在当地报纸上进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内无异议
行政机关出租土地行为要看是否得到土地管理部门批准,获得相关法律部门批准并且符合法律转让要求的那么出租土地并不违法,但是对未经批准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没收其非法收入,并根据情节处以罚款。划拨土地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申请转让地块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市场价格和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价格进行评估,估价基准期日为拟出让时点。协议出让方案批准后,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向申请人发出《划拨土地使用权准予转让通知书》。通过公开交易确定受让方和成交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