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是指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在客观上不再存在的情况,合同关系因此消灭。合同终止也称为合同的消灭。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是指已经存在的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与此不同的是,合同效力的停止是指债务人根据抗辩权行使,拒绝履行债权人的要求,以停止债权的行使。抗辩权的作用是阻止债权人行使请求权,因此它的前提是请求权的存在。换句话说,此时合同关系并未消灭,只是暂时停止了效力,这与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是不同的。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本章将重点讨论清偿、抵消、提存、免除和混同等导致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原因。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使得合同关系消失,同时也导致合同的担保和其他权利义务消失。合同的担保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其他权利义务包括违约金债权和利息债权等。
负债字据用于证明合同权利义务的存在。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债权人应将负债字据返还给债务人。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字据丢失,无法返还,应向债权人提供证明债务已经消灭的字据,这个字据应该由公证机构等进行认证。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法》第92条)。例如,离职的受雇人仍应对厂家或其雇主保守营业秘密;房屋出租人在租赁合同终止后仍应允许承租人在适当位置张贴搬迁通知等。如果当事人违反了合同终止后的上述义务,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附条件终止合同的效力问题。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附条件,当条件达成时,合同将终止。附条件合同的生效条件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包括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由当事人自行设定且合法等。当事人不得采取不正当方式阻止或促成条件的成就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包括转让标的、受让价款及支付、甲方的陈述与保证、乙方的陈述与保证、合同生效条件、股权转让完成的条件、有关费用的负担、违约责任、合同的变更与终止等方面。协议规定了甲方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乙方,乙方需一次性支付股权转让价款
民事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多种情形下解除合同,包括不可抗力、一方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债务等。对于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但需提前通知对方。新的民法典可能导致与之冲突的法律规定失效。
人身保险合同中效力中止和效力终止的区别。其中,二者的触发条件、效果和补救方法均有所不同。合同效力中止是因投保人逾期未交保险费,可恢复;而合同效力终止是因一方严重违约,永久失效且无法恢复。投保人在签订合同时应了解这些区别以便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