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延履行,又称债务人迟延,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却未履行债务的现象。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意思表示,迟延履行的免除条件有所不同。
当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上不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届满后履行,也不会使合同目的落空。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原则上不允许立即解除合同,而应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并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如果债务人在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4条第3款)。
当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上特别重要时,债务人未在履行期限内履行,就无法达到合同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4条第4款)。
拒绝履行,又称毁约,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却不法地表示不履行债务。拒绝履行作为合同免除的条件,要求债务人有过错、拒绝行为违法,并具备履行能力。
债务人拒绝履行时,债权人是否可以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学者们意见不一。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2款的规定,债权人可以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
不完全履行是指债务人虽然以适当履行的意思进行了履行,但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不完全履行可分为量的不完全履行和质的不完全履行。
当债务人以适当履行的意思提供标的物,但标的物的数量有所短缺时,属于量的不完全履行。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可以补充履行,使之符合合同目的。但如果债务人不进行补充履行,或者补充履行也无法达到合同目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当债务人以适当履行的意思提供标的物,但标的物在质量方面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或者有隐蔽缺陷,或者提供的劳务达不到合同规定的水平等,属于质的不完全履行。在这种情况下,应给予债务人一定的宽限期,使其消除缺陷或另行给付。如果在宽限期内未能消除缺陷或另行给付,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4款的规定,不完全履行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债务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也是合同免除的条件。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4款的规定,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总之,合同免除的条件包括迟延履行、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和债务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根据不同情况的具体规定,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的细则,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与解除等内容。文章详细阐述了运输合同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或解除,须经双方同意并办理手续。同时,文章还明确了承运方和托运方的责任,包括违约情况下的
定金的定义与作用,包括解约定金的含义、实质和功能。解约定金赋予合同当事人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以定金损失为代价。合同中有解约定金约定的,不能强制实际履行。定金处罚并不排除损害赔偿的要求,守约方损失大于定金收益时,违约方仍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关于定金罚则的适用范围。当事人可约定定金作为债权担保,如一方不履行债务,则根据违约情况适用定金罚则。定金数额有限制,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若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与约定不符或有违约情形,根据相关
中国集体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包括全面履行义务、劳动条件和报酬标准、集体合同的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等方面。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合同规定,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集体合同的时间和空间效力规定了其适用的时间和地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