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 > 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有几种

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有几种

时间:2024-10-2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452
一、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是指以下行为:

1. 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

合同诈骗第一种形式是指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的方式与对方签订合同,以此来骗取对方的财物。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的行为。

合同诈骗第二种形式是指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以此来骗取财物。

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也无履行意图,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

合同诈骗第三种形式是指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且无履行意图的情况下,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

合同诈骗第四种形式是指在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

5.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

合同诈骗第五种形式是指除前述四种诈骗手法之外的其他利用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产的行为。

合同诈骗的防范措施

为了防范合同诈骗,以下是常见的六种防范措施:

1. 确保合同中明确规定交易地点。

在签订合同时,应确保合同中明确规定交易地点,以避免因地理范围不明确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2. 确保合同上产品规格与加工图纸一致。

在签订产品加工合同时,应确保合同上产品的规格与加工图纸上的规格一致,以避免利用规格矛盾进行欺诈。

3. 谨慎选择中介服务。

在选择中介服务时,应谨慎选择,避免被骗子以中介服务为名进行诈骗。

4. 警惕双方串通欺诈。

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要警惕双方串通欺诈的情况,避免被骗子与厂方共同坑害。

5. 验证单位公章的真实性。

在签订合同时,要验证单位公章的真实性,避免私刻单位公章的合同诈骗。

6. 谨慎签订无法履行的合同。

在签订合同时,要谨慎签订无法履行的合同,避免以提供紧俏商品为名进行诈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需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最终由法院审理和判决。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可分为多种情形。法律规定相应的刑罚和罚金。

  • 构成欺诈行为的要件

    构成欺诈行为的四个要件。首先,欺诈人必须有欺诈的故意,包括陈述虚假事实和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其次,欺诈人必须实施欺诈行为,如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第三,被欺诈人必须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且与合同内容密切相关。最后,被欺诈人必须因错误认识而

  •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的处罚规定。自然人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不同刑罚,单位犯合同诈骗罪则需判处罚金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个人合同诈骗和单位合同诈骗的量刑标准也有所涉及,详细阐述了不同数额和情形下的刑期和罚金标准。

  • 开除期间的工龄计算问题
  • 合同成立未生效的几种情形
  • 约定合同终止的情况有哪几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