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根据原劳动法规定,这种合同被称为长期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单项劳动合同是指没有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法定形式是书面形式,其必备条款包括以下7项:
合同期限可以是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约定合同期限。
双方可以约定工作数量、质量和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等内容。在约定工作岗位时,可以灵活约定岗位概念,或者签订短期岗位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还可以约定变更岗位条款的条件。
可以约定工作时间、休息休假规定,劳动安全与卫生措施,女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措施与制度,以及为不同岗位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条件。
可以约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数额、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等。
应将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约定进合同,可以将内部规章制度印制成册,作为合同附件简要约定。
这一条款一般在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但其他期限种类的合同也可以约定。双方不得将法律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约定为终止合同的条件,以避免出现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可以约定一方违约赔偿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违约指严重违约,致使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如职工违约离职或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入职时的法律问题,包括劳动者需要注意的社会保险约定、避免签署空白合同、识别并拒绝不合法内容的合同、妥善保管劳动合同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劳动者如何应对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中的不合法条款,提醒劳动者了解自己的基本权益并积极融入团队。
劳动合同中工资待遇的约定及降低的相关法律问题。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降低工资待遇,需遵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违反,将面临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等责任。劳动合同期满后,如降低工资标准且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根
入职人员的年休假规定。规定指出,连续工作满一定时间的职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的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年限而异。国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不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情况包括请事假、病假超过一定时间和依法享受寒暑假等。单位应根据情况统筹安排年休假,如
本文介绍了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几种情况,包括开除、除名、辞退、辞职、自动离职。其中,开除是对严重违纪的劳动者进行行政处分,除名是对旷工超过一定期限的劳动者进行行政处理,辞退分为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辞职是职工根据法律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自动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