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合同诈骗怎么办
时间:2024-04-1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入职需要签订劳务合同,购买房子需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租赁商品需要签订商品租赁合同等等,合同几乎无处不在,那如果我们不小心碰到了合同诈骗怎么办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文章,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遇到合同诈骗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
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
根据民法和刑法规定,当发现合同存在欺诈行为时,可以通过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来补救。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而协商解除则是在合同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提前终止合同。然而,这些补救措施存在局限性,因为欺诈方往往会拒绝协商,因此被欺诈方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不予履行
当被欺诈方发现已签订的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对方存在欺诈嫌疑,合同可能是欺诈性无效合同时,可以选择不予履行。不予履行意味着被欺诈方不执行合同规定的内容,例如不发货或不付款,以避免财产无法返还。
中止履行
当被欺诈方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但尚未完全履行时,发现合同可能存在欺诈性,对方有欺诈嫌疑时,可以选择中止履行。中止履行意味着被欺诈方应该暂时停止履行合同。
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
如果被欺诈方在履行前或履行中发现合同是欺诈性的,对方存在欺诈嫌疑,并且双方没有订立书面仲裁协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该欺诈性合同无效。在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的过程中,被欺诈方应当注意以下事项:及时起诉发现对方有欺诈嫌疑,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收集证据、撰写起诉状等;如发现欺诈方可能处分或转移已履行财产,应依法向法院申请诉讼财产保全。
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
合同欺诈案件中的许多行为触犯刑法,欺诈方应承担刑事责任。当发现欺诈方隐匿财产无法履行合同或欺诈方潜逃之后,被欺诈方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并积极提供各种线索,收集与合同欺诈相关的证据,协助司法机关快速侦破合同欺诈案件,以挽回因合同欺诈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虚假广告欺诈买受人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其中关于开发规划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
-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及注意事项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和注意事项。借条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合同无效。为确保借条的法律效力,需明确借款人和出借人身份、真实意思表示、具备民事责任能力等要素。此外,注意事项包括附带身份证信息、亲眼目睹签名等。遵守这些要素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防
-
霸王条款是否构成合同欺诈
霸王条款与合同欺诈的区别。霸王条款是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不平等格式合同等,用以逃避法定义务和减免自身责任,但并不属于合同欺诈。合同欺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因此,虽然霸王条款存在不公平性,但它并不构成合同欺诈。
-
应采用书面合同而未采用有什么法律后果
应当采用书面合同而未采取时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类合同除特殊规定外通常被视为无效。合同无效后需返还财产或进行补偿。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违反法律行政法
-
中介公司欺诈手段及对策
-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