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对付合同诈骗四大利器

对付合同诈骗四大利器

时间:2024-11-16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950

合同诈骗:预防与处理

专业人员的参与

在合同的签订、合同对方的资信调查以及监督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应该有专业人员(如法律顾问)参与、制订、修改和审查。法律人士的介入是对合同诈骗的一种有效预防措施。

合同诈骗的高发性

合同诈骗在经济活动中频繁发生,而由于被害人防范意识薄弱,或者出于对非法利润的贪图,往往会轻信骗子的谎言,盲目支付巨额款项,直到上当受骗才后悔不已。对于处理合同诈骗的方法,由于不了解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合同纠纷的区别,往往因为职责的利害关系或者希望以民事方式解决而在需要报案时提起民事诉讼,从而使犯罪分子逃脱惩罚。因此,识别合同诈骗犯罪并了解如何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鉴定、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或者仅履行合同的一小部分,而对合同义务的绝大部分没有履行诚意,以骗取财物。与刑法明确列举的合同诈骗方法相同的通常有:伪造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者权利义务及受人财物的行为;虚构货源或其他合同标的,签订空头合同的行为。例如,行为人借来充数的货物向被害人展示,并在获得被害人的信任后签订合同,骗取货款;行为人利用欺骗手段引诱对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思签订合同,即行为人利用欺骗手段,诱使对方签订原本无意签订的合同的行为;行为人作为债务人,隐瞒未经债权人同意的事实,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违法转移给第三人,从而逃避债务的行为。一些常见的案例包括:一些皮包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与他人签订供货合同、取得对方当事人货物、定金或部分货款后,采取欺诈手段将合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有时也通过贿赂对方单位的负责人而取得非法的债务转移“承诺”,待被害人发觉上当受骗时仍借故不履行合同义务,也不返还收取的货物、定金或货款。近年来,虚构资信和货源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其他合同诈骗方法

除了上述列举的合同诈骗方法,还有一些行为人利用虚假广告和信息诱使他人签订合同,骗取中介费、立项费、培训费等费用;利用假冒联合经商、投资、合作协作的名义,签订和履行合同以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或者通过贿赂签订和履行合同,如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合作,采用贿赂手段骗取国有资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 强制医疗的执行地点

    强制医疗案件的证据提供要求以及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表现。强制医疗案件需要提供包括报案材料、当事人陈述、相关证明材料等在内的证据,而合同诈骗罪则表现为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使用虚假票据作担保等行为特征。

  •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的处罚规定。自然人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不同刑罚,单位犯合同诈骗罪则需判处罚金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个人合同诈骗和单位合同诈骗的量刑标准也有所涉及,详细阐述了不同数额和情形下的刑期和罚金标准。

  • 汽车销售合同中的常见陷阱

    汽车销售合同中常见的陷阱。这些陷阱包括合同条文缺失、双方违约责任不对等、质量问题只修不赔、汽车所有权转移条件设置不合理、滥用“不可抗力”条款、特别约定加大消费者风险、定金等概念混用、验收后不得拒收车辆、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经营企业以及合同内容表述有歧义等

  • 合同无效时的赔偿责任
  • 合同欺诈问题的研究背景
  • 不兑现承诺属于诈骗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