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合法性是合同的关键和核心。为了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当事人必须在合法的前提下订立合同。在审查合同时,除了要注意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所属部门规章外,还需要对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政府规章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尽管这些地方性法规和各类规章不一定会导致合同无效,但可能会导致当事人受到行政处罚或承担不利的诉讼结果。
在交易过程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一方可以在合同中体现自己的利益,这是完全正当的。然而,各方权利义务的设定必须保持基本平衡。合同起草人应该了解双方的利益平衡点,并正确处理好这个“度”,以实现各方共赢。如果合同缺乏公平性,可能会导致合同被撤销或无法达到交易目的。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寻求权利义务的基本平衡,实现多方共赢。
合同的内容应该清晰明确,条款齐备。如果合同对交易内容的反映不够明确、清晰或缺少必要的条款,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法反映交易实质,给将来的合同履行和法律救济埋下隐患,产生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合同应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住所、标的、质量、数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以及其他约定等基本要素。合同的结构安排应具有逻辑性并符合习惯和惯例。体例应严谨,章、条、款、项的安排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各条款应前后照应、配合严密、表述清晰。
在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该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是否具备与签订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是否符合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的资格要求;如果代订合同,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并且是否在授权范围和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如果合同有担保人,应审查担保人是否具备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
在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时,应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的利益;是否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况;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在审查合同时,应审查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在审查合同时,应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
在审查合同时,应对合同草稿的每一条款、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进行仔细推敲、反复斟酌,以确保表述准确无误。
在审查合同签订的手续和形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合同是否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或登记,如需要,是否履行了相应的手续;(2)如果合同约定须经公证后方能生效,应审查合同是否经过公证机关公证;(3)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应审查期限是否届至;(4)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为保证人,应审查是否有保证人的签名或盖章;如果采用抵押方式担保,是否办理了抵押物登记;如果采用质押担保方式,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质物交付时间,审查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了质物交付的法定手续;(5)审查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
合同法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在订立合同时,采用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需提请对方注意并说明。若格式条款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则该条款无效。在解释格式条款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广告代理合同,内容包括基本原则、广告业务范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合同期限等。甲方将企业的广告业务委托给乙方,乙方则提供广告策划、创作、设计和制作等服务。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了保密条款和合同的有效期限。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包括财产返还、赔偿损失以及行政处罚等方面。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被裁定无效或被撤销时,双方当事人应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若涉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还可能面临追缴财产和行政处罚等后果。文章还提及了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相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