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保证期间内,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保证人仍应当对未转让部分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将按照约定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而订立的合同。主合同变更包括主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主合同内容的变更,它们都会对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产生相应的影响。根据《担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对主合同变更的影响进行了规定。
主合同主体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的变更即债权让与,指的是主合同的当事人将其享有的债权转让给第三人,而其应承担的义务仍由其自行承担。根据《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债权同时转让,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债务人的变更即债务承担,指的是主合同的当事人将其承担的债务让由第三人承担,而其应享有的债权仍由其享有。根据《解释》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保证期间内,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保证人仍应当对未转让部分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债权人和债务人同时变更即债权、债务的概括转让,是指主合同的当事人将其享有的债权和承担的债务一起转让给第三人。根据《担保法》和《解释》的规定,此情形的主合同变更必须得到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后,保证人才继续对新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
合同内容的变更是指合同的数量、价款、履行期限等具体规定的变更。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合同当事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而变更主合同内容的,无论变更结果是加重还是减轻了债务人的责任,保证人均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根据《解释》第三十条的规定,如果变更减轻了债务人的债务,保证人仍应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变更加重了债务人的债务,保证人只对加重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此外,当事人对主合同的内容作了变更,即使变更后的主合同并未实际履行,保证人也应按规定对变更后的主合同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
综上所述,《解释》与《担保法》相比,在主合同未经保证人同意而发生变更时,对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免除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条件,应在实践中予以特别注意。
原告石家庄市某银行与被告河北省某海运公司签订的造船借款合同纠纷案。被告天津某水运公司作为保证人,原本承担一般保证责任,但在原告要求承担连带保证责任通知书上盖章,视为双方协商变更了保证方式。天津海事法院最终判决被告河北省某海运公司偿还借款及利息,被告天
某店面合作开xx店的合伙合同书内容。合同规定了合作期限、经营管理方式、装修费用分担、盈利分配、费用支付、联名户头办理、经营终止事宜、违约责任等内容。对于合伙开店的钱和账的管理,需要有专人负责记录每笔支出和收入,并进行核对。在开店初期应制定好各种制度和
合同判决生效后是否可以再主张不安抗辩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纠纷通过诉讼解决并判决生效后,当事人不能再行使不安抗辩权。只有在符合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条件下,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并且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及时通知对方并提
离婚后是否可以变更按揭贷款人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离婚后不能变更贷款人,但如果银行同意,则贷款人是房产证登记的产权人。借款人的变更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如借款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情况。同时,当贷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