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XX律师事务所根据法律接受原告上海XXXXXXX有限公司的全权委托,并指派杨**律师担任本案的原告代理人,出庭参与诉讼活动。为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本人现书面发表代理意见如下:
2007年XX月XX日,XX区人民法院做出民事判决书【(2007)嘉民二(商)初字第XXXX号】,判决被告上海B公司清偿债务。但被告B公司拒不履行判决,随后原告向该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B公司无可供执行的财产。2008年4月29日,该区人民法院向原告发放了债权凭证。该债权受法律保护。作为被执行人,B公司未按判决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9条之规定,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被告张XX、朱xx系B公司股东。据调查,该公司的成立系由中介违规垫资完成。被告并未真实出资,而是采取将中介垫资短期转入公司验资帐户,完成验资后又转出的手法来完成公司注册程序的。B公司并未实际使用该注册资本。
为掩盖这点,被告在公司注册过程就尽量利用我国公司监管方面的制度漏洞,抹去违规垫资的痕迹,以至于事后从公司验资注册的相关法律文件找不到什么证据。但假的总归是假的,再高明的骗术也会露出马脚。通过对B公司验资帐户10-5435xxxxxxxx(农行XX市xx分理处)和企业基本帐户3100XXXXXXXXXXXX(交行XX支行)的调查取证,我们发现,验资款在转出验资帐户后并未按要求转入基本帐户,B公司也未收到XXX万的注册资本。对此,原告提出合理怀疑,被告在庭审中无法解释。法庭要求被告庭后10日内提交进一步的证据,向法庭说明注册资本的去向。但至今数月已过,被告未能提供任何证据。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75条之规定,应由被告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即认定两被告虚假出资(或抽逃资本),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自从原告与B公司发生纠纷后,原告一直寻求与该限公司沟通,解决纠纷。但其法定代表人、第一被告张XX处处以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为挡箭牌,避而不见;公司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无法联系。进入诉讼程序后,又派委托人出面搪塞了事。判决生效后也拒不履行。XX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又不准许在执行阶段将两被告变更为被执行人。原告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才选择向贵院提起诉讼,将B公司股东列为被告。
从法律上讲,根据《公司法》第20条及相关条款、《合同法》第73条有关代位权的规定,在确认两被告虚假出资(或抽逃资本)的情况下,原告有权直接要求作为公司股东的两被告清偿公司债务,两被告的诉讼地位是完全适格的。
原告与被告的纠纷并非个案,受B公司欺骗的小业主、供应商多达20位左右,涉案金额亦超百万之巨。这些钱款大多被两被告中饱私囊。他们自以为躲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后面,原告及其他受害者就拿他们没办法,自己只要避而不见就可以啦。其玩弄法律、钻制度漏洞的行径已昭然若揭!现在,相关证据已表明两被告存在虚假出资(或抽逃资本)的行为,原告恳请法庭主持公道,否定B公司的法人人格,支持原告诉求,判令两被告直接清偿公司债务;不要让狡猾的骗子逍遥法外,无辜的公民钱财受损;不要让善良的人们丧失对法律的最后一点信心,而被迫寻求法律之外的解决途径!
以上代理意见,望法庭予以采纳!
代理人: 杨**
二零零X年二月六日
委托行为的法律要求。委托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等文件;还需提供委托授权书,明确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等。此外,根据委托事项的不同,还需提供特定材料。这些文件和证明的准备是确保委托行为合法有效的必要步骤。
如何防范表见代理的风险。表见代理纠纷对被代理人和相对人都有风险。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不强是导致表见代理的主要原因。提高管理者法律意识,树立依法经营理念是防范关键。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在于相对人尽到注意义务后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被代理人可向代理人追
表见代理制度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表见代理是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因被代理人过失或与被代理人存在特殊关系而产生。文章指出了公司在预防表见代理方面的关键措施,包括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法制观念、员工法律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表见代理的特征
签订委托合同时的注意事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委托事务的基本信息和具体要求,受托人需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活动,并按时保质完成事务。有偿合同中,受托人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委托合同应明确报酬支付方式及时间。此外,要明确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事项。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