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是一位租赁商铺从事商品经营的租客。由于旧房改造,她所租的平房需要拆迁。房东领取了拆迁补偿款6.5万余元,其中包括1万元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然而,李女士认为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应当归自己所有,因此将房东告上了法院。
李女士自2004年起租赁房东张明的门面房从事小商品经营,双方未约定租赁期间,也未约定承租房屋遇拆迁时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的分配。2009年4月,由于旧房改造,李女士所租的平房需要拆迁。房东张明与拆迁公司签订了回迁安置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补偿补助费中包括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等共计65592元。然而,李女士认为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应当归自己所有,但张明拒不给付。因此,李女士将张明告上了法院,要求返还自己的停产停业损失费1万元。
张明辩称,自己与李女士之间存在租赁合同关系,根据协议,停产停业损失补助款是向其支付的。然而,法律法规并未规定该款应当补偿给李女士,双方也未作相关约定,因此不同意李女士的诉讼请求。
经过法院调查,拆迁公司称涉诉房屋面积为16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800元的标准给付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
门头沟法院经审理认为,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是拆迁人因拆迁非住宅房屋给经营者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拆迁不仅给承租人的对外经营活动造成了损失,也对房屋产权人将该房屋出租收取租金的租赁活动造成了损失。因此,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应当由出租人与承租人共同分配。法院一审判决张明给付李女士人民币2560元。
商铺租赁被拆迁时会遭受停产停业和装修损失。
停产停业损失包括搬迁前期费用、搬迁过程中的停工费用、机器设备调试修复费用以及物资的拆卸、包装、运输和解聘员工补偿费等。
对于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情况,将获得补偿。在规定的过渡期限内,按照在册工人数或工商营业执照登记的实际从业人数给予一次性最低工资补偿。
过渡期在18个月以内的,补偿6个月;在18个月以上24个月以下的,补偿10个月;如果拆迁人的责任导致过渡期延长,从逾期1个月起,每逾期1个月补偿1个月。
对于拆迁房屋造成停租的情况,按照房管部门核发的《房屋租赁证》所载明的租金标准的50%进行补偿,直至回迁。
商铺拆迁补偿通常根据商铺价值进行赔偿。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住宅改作商铺经营的情况,这些被拆迁的房屋实际用途与房地产权证登记用途不符。根据规定,以房地产权证注明的用途为准,仍按住宅标准进行赔偿。此外,拆迁人应负责房屋安全问题。
对于拆迁赔偿,被拆迁户需要先在拆迁单位设立的监控资金银行开立一个活期存款账户,并将账号交给拆迁单位。然后,与拆迁单位共同到市拆迁管理办公室办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备案。5个工作日后,被拆迁户可以通过存折确认补偿款是否到账。
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被拆迁人在面对拆迁时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律师的参与可以帮助预防不必要的损失和冲突。律师通过拆迁项目调查确保拆迁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参与评估和行政裁决,确定补偿的合理合法性,并通过协商谈判达成满意的谈判效果。被拆迁人应明白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