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大陆法上,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并不负有履行的义务。因此,债务人不会承担不履行债务的责任。然而,一旦债务履行期限到来,债务人拒绝履行,这就等同于履行迟延,债权人可以依据迟延履行主张债务人的责任。因此,在德国,拒绝履行被视为积极侵害债权的一种行为。有些学者认为,在一时的拒绝履行情况下,可以适用迟延履行的规定;而在永久的拒绝履行情况下,可以适用履行不能的规定。
在英美法上,存在预期违约的理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通过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包括行为方式)表明将不履行合同的行为。预期违约行为所指向的并不是履行期限届满时的实际违约,而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履行成为不可期待的情况。预期违约直接侵害的权利不是完全债权,而是不完全债权,即请求力不足的债权,具有强烈的期待色彩。预期违约所违反的义务不是给付义务本身,而是不采取行动危害给付实现的义务。然而,侵害完全债权和侵害债权期待,违反给付义务和违反不危害给付实现的义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如果侵害债权期待不能得到改变,并持续到履行期限届满时,就会变为侵害实际债权的情况;如果违反不危害给付实现的义务的行为不能得到纠正,并持续到履行期限届满时,就会变为违反实际给付义务的情况。
因此,英美法国家非常重视预期违约的法律调整,许多判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合同法》借鉴了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并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第108条)。因此,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拒绝履行合同被视为一种债务违反的方式。
不同国家对于拒绝履行的规定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不同所致。因此,在进行拒绝履行行为时,需要分析该国对于拒绝履行的规定。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当发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时,如果一方仅部分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未履行部分。对于违约瑕疵和部分履行的情况,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
借款人在面对还款责任时的多种逃避手段,如隐藏财产、假装患病、变更身份与名称、转移财产及关闭老企业注册新企业等。文章还提供了律师的建议,如何防范借款中存在的风险,包括要求提供担保、进行财产保全和关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等。
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包括完全赔偿原则、减轻损害原则、损益相抵原则和责任相抵原则。其中,完全赔偿原则要求违约方承担全部损失;减轻损害原则要求受害人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损益相抵原则要求在计算实际损害赔偿范围时扣除受害人获得的利益;责任相抵原则是
网站不履行合同的各种赔偿方式。包括未支付价款或报酬、迟延支付价款或报酬、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以及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赔偿方式。对于每种情况,都给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支付逾期利息、要求履行、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或退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