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60条的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些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被称为合同附随义务。
与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相比,附随义务的地位较低。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作为依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而附随义务主要存在于判例学说中,其法律效力较低甚至没有法律效力,容易被忽视。
与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不同,附随义务并非在合同开始时就确定,而是随着合同的运行根据合同目的和维护当事人利益的需要逐步确定的。具体表现在,首先不确定哪些合同关系会产生附随义务,其次不确定在合同运行的哪个阶段会产生附随义务。这与法律规定、合同约定以及合同订立、履行和完毕后的具体情况密切相关。
附随义务的内容是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确定的。例如,告知、说明、照顾、保密、保护等义务内容都是根据合同事项和实际情况确定的。因此,附随义务是约定义务的一部分。附随义务内容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当事人的注意程度,也可能导致附随义务履行效率低下。
法律和合同对于违反法定和约定义务的责任有明确的规定和约定。然而,由于附随义务的依据缺乏权威性且内容不确定,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也相当不明确。在调整现代合同关系时,平衡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能力非常有限。
甲与乙签订了门面房租赁合同,乙花费了10多万元进行装潢。但由于乙无法提供房产证,工商管理部门不予核发营业执照。甲以合同未约定提供房产证为由拒绝提供。乙不得不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装潢损失。在处理此案时,应从合同目的、承租人受损事实、要求的合理
合同履行完毕的标准是按照《合同法》第60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并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约定之外的附随义务。全面履行原则要求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数量和质量履行合同中的义务,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履行合同约定之外的附随义务。合同履行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应当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在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也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如果当事人一方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卖房人在监狱服刑的,卖房人可以委托其他人代为履行合同,如果合同无法履行的,买方可以解除合同。兼顾附随义务原则,是指当事人不仅适当地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而且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由合同性质、目的或交易习惯确定的附属性、 补充性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