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运人应及时向旅客告知与正常运输相关的重要事由和安全运输注意事项。重要事由包括由于承运人原因或天气等原因导致运输时间延误,或者影响旅客按约定时间到达目的地的车次或航班取消等情况。安全运输注意事项指为保障旅客人身和财产安全而需要提醒旅客的事项。
客票是证明旅客运输合同有效成立的书面凭证,客票上所载明的时间和班次是承运人和旅客双方当事人一致表示意思的结果,也是合同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应按约定履行。承运人只有按照客票所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进行运输,才能全面、适当地履行合同。如果承运人未按客票所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进行运输,旅客有权要求改乘其他班次、变更运输路线或退票。
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尽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或遇险的旅客。如果承运人不予救助患有急病、分娩或遇险的旅客,其不作为可被要求承担民事责任。
运输合同生效后,承运人有责任将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即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旅客的人身安全。对于旅客在运输过程中的伤亡,承运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如果伤亡是由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能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承运人将不承担责任。这种免责事由的规定表明承运人对旅客的人身伤亡应承担无过错责任。承运人对旅客伤亡的赔偿责任和免责事由适用范围不仅限于正常购票乘车的旅客,也适用于按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经乘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确定问题。合同应约定明确的履行期限,若未约定,双方可协商补充。对于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包括质量要求、价款、履行地点等,都有具体规定。特别是履行期限不明确时,双方可随时履行,但需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
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先合同义务是在合同成立之前的法律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包括互相保护、通知、保密等义务。后合同义务是合同终止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应承担的某种行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以维护支付效果或处理合同终止后的事务
合同履行原则、履行方式和抗辩权的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需全面履行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方式包括运输、交货、结算等,需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行使抗辩权,但须满足法定条件并搜集证据通知对
后合同义务的特点和内容。后合同义务是在合同终止后产生的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内容根据交易习惯确定。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等方面的义务。后合同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具有诚实、守信、善意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