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伤残评定,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7-09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什么是伤残评定?
什么是伤情鉴定和伤残评定?
伤情鉴定是指确定受害人受伤程度的过程,包括机体组织结构的破坏、功能障碍以及心理、精神方面的影响和损害程度。
伤残评定是在对伤残情况进行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
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 两者都需要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
- 两者都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
- 在受害人重伤的情况下,往往同时会出现受害人残疾,即两者经常同时出现。
- 作为案件中的证据之一,评定结论和鉴定结论的法律地位相等。
区别:
- 确定的时间不同。伤情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而伤残评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
- 目的不同。伤残评定主要在于评判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即对受害人工作、生活、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而伤情鉴定在于确定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
- 标准依据不同。伤残评定的依据标准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而伤情鉴定依据的是《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 使用目的不同。伤残评定结论多用来确定民事赔偿责任,而伤情鉴定则多用来确定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 等级划分不同。伤残评定根据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影响的程度划分为I级(1级)至X级(10级),伤情鉴定则根据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微伤、轻伤和重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致残的不同等级
不同等级的交通事故致残情况,详细列举了一至八级伤残肢体损伤的定义和情况,包括各肢体缺失或丧失功能的程度和范围。不同等级伤残的划分基于肢体损伤程度,从三肢以上缺失到双手感觉完全缺失等不同情况都有详细的说明。
-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定义和意义
被扶养人生活费在交通事故中的定义、意义及计算方法。被扶养人生活费是为了弥补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受害人死亡或伤残,无法维持原有生活来源的亲属所遭受的损失。具体计算时,需考虑被扶养人的年龄、劳动能力状况及其他生活来源情况。事故责任人需按一定标准给付被扶养人生
-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详细介绍了重伤、轻伤、轻微伤三个不同等级的具体鉴定情况,并阐述了受害者家属的赔偿问题,包括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等。
-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方法。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受伤后可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门的相关标准申请伤残评定。伤残等级分为十级,从一级到十级每级相差10%。等级越高代表伤残程度越严重,如一级伤残包括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等情况,而十级则是最轻微的伤残。
-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营养费
-
纠纷导致鼻骨骨折能定残吗
-
工伤鉴定等级能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