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评残 > 交通事故评残标准之附则

交通事故评残标准之附则

时间:2024-04-09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4865
5附则

伤残等级的确定

根据本标准,对于伤残程度超过本标准范围的情况,可以参照最相似的伤残等级内容和附录A的规定,确定相应的伤残等级。对于同一部位和性质的伤残,不应重复使用本标准中的条文进行评定。

多处伤残等级的评定

如果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的伤残等级,评定结论中应明确各处的伤残等级。对于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的综合计算方法,可以参考附录B。

排除原有伤病的评定

在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时,应排除其原有的伤病等因素。

伤残等级的区分

本标准中各等级之间关于伤残程度的区分详见附录C。本标准中的“以上”、“以下”等概念都包括本数。

附录A:伤残等级划分依据

Ⅰ级伤残划分依据

Ⅰ级伤残划分依据如下:

  • 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 b) 意识消失
  • 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 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Ⅱ级伤残划分依据

Ⅱ级伤残划分依据如下:

  • 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 b) 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 c) 不能工作
  • 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Ⅲ级伤残划分依据

Ⅲ级伤残划分依据如下:

  • 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 b) 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 c) 明显职业受限
  • d) 社会交往困难

Ⅳ级伤残划分依据

Ⅳ级伤残划分依据如下:

  • 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 b) 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 c) 职业种类受限
  • 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Ⅴ级伤残划分依据

Ⅴ级伤残划分依据如下:

  •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
  • b) 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 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 d) 社会交往贫乏

Ⅵ级伤残划分依据

Ⅵ级伤残划分依据如下:

  •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 b) 各种活动降低
  • c) 不能胜任原工作
  • d) 社会交往狭窄

Ⅶ级伤残划分依据

Ⅶ级伤残划分依据如下:

  •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 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 c) 不能从事复杂工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认定非因公死亡

    非因公死亡的认定及其待遇规定。非因公死亡包括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死亡,除因病死亡外不能被认定为因工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非因工死亡的家属可享受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待遇,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 交通事故多人扶养费的计算方法

    交通事故中涉及多个抚养人时生活费计算的分段方法。根据被扶养人的年龄和地区经济情况,详细阐述了从分段被扶养年限、计算每年赔偿额到确定赔偿标准的步骤,并针对不同年龄段被扶养人的生活费赔偿金额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

  • 贵州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贵州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多种赔偿项目的计算公式和相关法律依据。赔偿标准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人均收入和支出等因素进行计算,同时也涉及到被侵权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此外,文章还强调了相关法律依据的适用性和司

  •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办案流程,包括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立案破案、侦查终结等环节。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事故基本事实、成因及当事人责任,它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办案人员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必须准确掌握立案标准,区分是否适用一般事故处

  •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赔偿标准
  •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
  • 交通事故中的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