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涉及的被执行房屋位于通州区重点工程新城南街改造项目区域。申请人北京市通州区建设委员会房管所和拆迁办先后多次与被执行人就拆迁补偿事宜进行协商,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因被执行人提出的补偿金额超出标准,房管所提起诉讼并申请先予执行,该院经审查后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在执行程序中,法院通过与被执行人的谈话了解到,被执行人拒绝搬迁的理由包括拆迁办计算和测量房屋的标准不正确、自建房部分补偿过低以及拆迁办搬走后找不到人进行协商等。法院随后联系了房管所和拆迁办,于2009年6月25日在法院再次与被执行人进行协商。
在协商过程中,被执行人先是提出自己患有肝炎,要求解决二加一的二手房,但由于不符合拆迁规定而被拒绝。随后,被执行人又提出计算标准不正确,申请人解释后又要求不按评估报告补偿51万元(不含10万元奖励),直接要求90万元的补偿。申请人以缺乏依据为由拒绝了被执行人的无理要求。法院随后两次前往被执行人住处进行工作,对其进行法律解释和利害分析,但被执行人仍然态度强硬,拒不履行。
最终,法院决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党组成员、主管副院长史宝山亲临执行现场进行指挥,并邀请两名人大代表全程监督。根据预先制定的工作预案,执行干警迅速拉起警戒线,隔离了被执行房屋,禁止无关人员入内。同时,他们还负责处理被执行人厨房中的煤气罐、刀具等危险物品,以避免人员受伤。另外,专人负责看管被执行人及其家人,并耐心进行劝慰,稳定他们的情绪,避免他们做出过激甚至自伤的行为。
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法院顺利腾空房屋并将其交给申请执行人,该案圆满执结。法院干警严肃、文明的执法作风受到在场人大代表及围观群众的好评。同时,法院得到消息,周围几户长期拒绝搬迁的被拆迁人已经开始自动搬迁。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拆迁补偿费用的法律问题,包括土地补偿费用、房屋建筑物补偿费用、设备补偿费用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计算。对于不同性质的拆迁资产补偿,如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拆迁补偿存在不明确和不透明的情况。同时,停产停业损失也是拆迁过程中的争议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违法建筑指未经批准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占用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等建筑。处理方面,违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土地并拆除建筑物等;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规划许可证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