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旧城改造协议还有效吗
时间:2024-09-0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案情
1998年12月,某市政府为实施A路地段旧城改造工程,成立了旧城改造指挥部,并在其下设办公室。1999年6月1日,指挥部办公室与某房产公司签订了A路地段旧城改造10号地块房地产开发协议。协议规定,房产公司负责开发10号地块,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拆迁安置工作和协调处理矛盾。同时,房产公司应向指挥部办公室支付拆迁代办费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831万余元。协议还规定,如果房产公司未能按时支付款项,指挥部办公室有权停止审批新项目或收回土地使用权,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收取利息和滞纳金。当日,房产公司还与市国土管理局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房产公司作为A路西侧10号地块的中标者,应在合同签订后20日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4万余元。签订上述两份协议后,指挥部办公室与市国土管理局一同将10号地块交付给房产公司,房产公司在该地段进行了房地产开发,并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证书。2000年11月3日,市政府决定撤销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并将相关工作转由市建设局承担。建设局被授权负责收取A路17个地块开发商欠缴的地价款。2003年1月,房产公司向指挥部办公室和建设局支付了485万元拆迁建设款,但仍欠392万元。建设局多次催缴无果,只能将此事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房产公司支付拖欠的拆迁建设费和地价款。
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市政府成立旧城改造指挥部,并公开招标,房产公司作为10号地块的中标者,与指挥部和国土管理局自愿签订了开发协议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协议内容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协议合法有效。建设局作为被授权人,有权向房产公司要求支付拖欠的地价款。由于房产公司拖延支付地价款,建设局要求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符合双方约定,应予支持。因此,法院判决房产公司支付拖欠的拆迁代办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和土地出让金等共计392万元,以及相应的逾期付款利息。房产公司不服,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分析
此案中,双方争议的焦点有两个。首先是关于A路地段旧城改造指挥部办公室是否具备合格的合同主体资格。房产公司上诉称,指挥部办公室是市政府设立的临时机构,不具备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根据市政府的相关文件,指挥部的职能是加强A路地段旧城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而非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具体的工作应由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实施和承担,而不是指挥部办公室。因此,指挥部办公室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与房产公司签订的协议应视为无效协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
广州城中村改造推高租金助涨房价
广州城中村改造对租金和房价的影响。市“三旧”改造办正式挂牌成立,计划完成多个“城中村”的清拆工作并启动旧城片区整治工作,预计拆建房屋1000万平方米,这将推高租金和房价。同时,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也公布了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的措施,以落实执行相关要求
-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
我国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
-
2019年旧城改造的优惠政策
-
拆迁时城管是否有权力强制拆除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