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旧城改造协议还有效吗
时间:2024-09-0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案情
1998年12月,某市政府为实施A路地段旧城改造工程,成立了旧城改造指挥部,并在其下设办公室。1999年6月1日,指挥部办公室与某房产公司签订了A路地段旧城改造10号地块房地产开发协议。协议规定,房产公司负责开发10号地块,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拆迁安置工作和协调处理矛盾。同时,房产公司应向指挥部办公室支付拆迁代办费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831万余元。协议还规定,如果房产公司未能按时支付款项,指挥部办公室有权停止审批新项目或收回土地使用权,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收取利息和滞纳金。当日,房产公司还与市国土管理局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房产公司作为A路西侧10号地块的中标者,应在合同签订后20日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4万余元。签订上述两份协议后,指挥部办公室与市国土管理局一同将10号地块交付给房产公司,房产公司在该地段进行了房地产开发,并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证书。2000年11月3日,市政府决定撤销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并将相关工作转由市建设局承担。建设局被授权负责收取A路17个地块开发商欠缴的地价款。2003年1月,房产公司向指挥部办公室和建设局支付了485万元拆迁建设款,但仍欠392万元。建设局多次催缴无果,只能将此事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房产公司支付拖欠的拆迁建设费和地价款。
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市政府成立旧城改造指挥部,并公开招标,房产公司作为10号地块的中标者,与指挥部和国土管理局自愿签订了开发协议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协议内容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协议合法有效。建设局作为被授权人,有权向房产公司要求支付拖欠的地价款。由于房产公司拖延支付地价款,建设局要求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符合双方约定,应予支持。因此,法院判决房产公司支付拖欠的拆迁代办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和土地出让金等共计392万元,以及相应的逾期付款利息。房产公司不服,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分析
此案中,双方争议的焦点有两个。首先是关于A路地段旧城改造指挥部办公室是否具备合格的合同主体资格。房产公司上诉称,指挥部办公室是市政府设立的临时机构,不具备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根据市政府的相关文件,指挥部的职能是加强A路地段旧城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而非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具体的工作应由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实施和承担,而不是指挥部办公室。因此,指挥部办公室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与房产公司签订的协议应视为无效协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维权指导: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
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被拆迁人在面对拆迁时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律师的参与可以帮助预防不必要的损失和冲突。律师通过拆迁项目调查确保拆迁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参与评估和行政裁决,确定补偿的合理合法性,并通过协商谈判达成满意的谈判效果。被拆迁人应明白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
满足遗产条件,可以继承
-
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公示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