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搭顺风车误机
某科技公司系APP“某某出行”的运营商,现该应用程序中包括“快车”、“公交”、“代驾”、“出租车”、“专车”、“顺风车”、“试驾”、“租车”等部分内容。张某下载使用了“某某出行”应用软件。因张某欲乘坐2016年8月12日7时20分由北京飞往重庆的CZ3183航班,2016年8月11日,张某使用“某某出行”应用程序中的“顺风车”与冀***N16白色现代车的驾驶员达成一致,双方约定2016年8月12日周五5时45分(拼座)从檀香山小区出发至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双方约定的费用为61.9元(含张某自愿给付的感谢费15元)。2016年8月12日5时45分,预约的顺风车司机没有到达指定地点,经张某与司机联系未果,张某另行租用其他车辆于6时56分到达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支出费用131元。因到达机场时其乘坐的航班值机系统已关闭,张某另行改签了CZ8102航班,支出改签费用1100元。同时,张某将已购买的8月12日12时34分的D2260次火车票退票,支付退票费13元。
原告张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付原告赴首都机场打车额外费用69.1元、误机改签费1100元、高铁退票费13元,合计1182.1元且被告向原告书面道歉。
被告某科技公司辩称,第一,其不是私人小客车合乘合同相对方,就居间服务合同也没有发生违约或者侵害行为。第二,其不是出租车营运人,并且顺风车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车辆。其在原告与顺风车驾驶员达成的顺风车合乘合同履行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过错,也未妨碍双方履行合乘合同,故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使用“某某出行”应用软件中“顺风车”项目,并利用此平台与冀***N16白色现代车的驾驶员达成一致,双方约定了合乘时间及具体费用。因驾驶员未按约定时间到达预订地点,造成张某未能及时赶到机场,因而导致之后多支付车费、机票改签、火车票退票等一系列经济损失。张某主张由某科技公司承担相应责任,但某科技公司作为“某某出行”应用软件的运营商,与张某之间并未直接成立合乘运输合同。张某主张其使用某科技公司运营的软件,故顺风车的司机即由某科技公司指派,相应责任即应由某科技公司承担,缺乏证据予以佐证,亦与该应用软件的设置、使用流程不符。某科技公司虽直接收取乘客的车费,但其在扣除信息费用后将其余费用支付给驾驶员,不能因此即认定某科技公司就应当承担所有承运人的全部责任。故现张某要求某科技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赔偿其相关损失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及法律依据,对其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律师说法:能否要求网约平台担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本案中,被告某科技公司只是“某某出行”应用软件的运营商,原告张某与被告某科技公司之间,并没有直接成立合乘运输合同,故张某无权依据运输合同向某科技公司主张承担赔偿责任。
律师推荐:安康律师 梁平律师 攀枝花律师 迪庆律师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原则。机动车一方需承担严格责任,但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责任可减轻。损失若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机动车一方可完全免除责任。
逆行驾驶与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责任承担问题。一般情况下,逆行驾驶一方承担主要责任,而闯红灯一方承担次要责任。逆行驾驶的罚款为200元,并且会扣除驾照分数。具体责任及处罚由交警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认定。
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指出在回答问题时需认真准确,特别是在面对模糊问题时需要引起注意。同时强调了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审查认定书内容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该认定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包含当事人、车辆等基本情况,交通事故的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责任归属。若交通肇事人逃逸未查获或事实无法查证,可在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于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情况,该认定书应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