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害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个人申请:
受害人需详细描述事故经过和所受伤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现场证人以及用人单位对伤害事故的处理情况,是否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事故结案情况。
2、二人以上证人证言、身份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
提供事发第一现场证人的所见所闻证言。
3、受伤害人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提供劳动合同、工作证、押金条等文件。
如果受伤害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当事人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确定劳动关系。在处理劳动争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的时限内。
4、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
个人申请时需提供用人单位的全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方式,以及工商注册机关名称和法人代表姓名及联系方式。
5、受伤害人的初诊病历、住院病历、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6、受伤害人委托他人申请的,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及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明。
7、全部报送认定材料须为A4纸,有复印件的需要提供原件由劳动部门进行审核。
8、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上述材料。
9、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1)、交通事故需要出具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2)、企业内发生的交通事故需要出具企业车辆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3)、在履行工作职责中被人殴打致残者需要出具公安部门或法院的判决书。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或者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或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都属于工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劳动者因工伤事故受到人身损害,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工伤保险关系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工伤保险是对商业保险的一种提升,属于社会保险范畴,与私权救济性质的民事损害赔偿存在根本的差别。在商业保险中,人身伤害允许双重赔偿。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是由于交通事故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当《工伤保险条例》不再规定“取得了交通事故赔偿,就不再支付相应工伤待遇”时,劳动者完全可以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又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获得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即工伤待遇与交通事故赔偿可以兼得,可获得工伤和交通事故损害的双重赔偿。
负责起草《工伤保险条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王-丽处长解答指出,《工伤保险条例》确实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如果是工伤,劳动者当然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又构成民事侵权的,工伤职工可以要求获得民事赔偿,即条例认可双重赔偿。
职工受企业领导指派出差联系业务,属于从事本单位的工作,外出期间应视为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发生交通事故,无论有无责任或责任大小,只要不属于自杀或自残行为,都应按照工伤保险实行无责任赔偿原则进行工伤认定。对于这种情况,应与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同等对待。受单位指派到汽车制造厂联系业务期间,违章横穿马路发生交通事故是不正确的,自己也会受到伤害。但主要原因是急于办理业务,不存在自杀或自残的可能性,且到外地不熟悉环境也是一个客观因素。因此,对于这种情形也应认定为工伤。
交通事故和工伤双倍赔偿有两个不同的主体进行赔偿。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人事损害赔偿责任。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
摩托车摔伤属于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伤害,若非本人主要责任,经工伤认定后可以报销。单位需在事故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天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根据《工
很遗憾,无法认定为工伤。此种场合的直接申请工伤认定就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来说,是其民事权利而非义务。同时,法律授权工会组织也享有工伤认定申请权,以维护受伤害职工的合法权益。
原告朱cc,男,汉族,1963年5月16日出生,农民。请求事项:1、依法撤销被告08—270号《工伤认定决定书》,并责令被告依法重新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原告之兄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而死亡为工伤。事故发生后,原告向被告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被告于2008年6月26日作出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