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时,有权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的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包括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当事人在书写复核申请时,应明确指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划分责任不当的错误,并坚持提供相关证据,以争取复核机关认可其意见。
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在收到复核申请后的5日内,将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并在受理之日起的30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在复核审查期间,当事人不得启动诉讼程序,否则将导致复核程序终止。
目前的实践表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复核后维持率较高,很少有改变原有认定的情况。因此,当事人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一般不建议申请复核。相反,可以在调解时要求调整责任比例,或在诉讼中要求法院重新划分责任。如果当事人曾经申请过复核,并且复核结论维持了原有认定,调整和重新划分责任将会更加困难。
根据《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交警部门一般应在现场调查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于需要检验、鉴定的事故责任认定证据,应在检验、鉴定或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的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警部门在作出事故责任认定前,通常会组织双方进行听证。听证活动的目的是确认事故相关事实,并听取双方对事故责任的意见。因此,当事人应高度重视听证活动,尽量提前准备,到交警部门查阅事故材料,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并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缺乏经验,可以事先咨询有经验的律师,或委托律师代为参加听证。
交警部门在划分事故责任时,通常应考虑事故形成的原因力、原因力是否是行为人过错形成的,以及各方过错在原因力中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许多交警并不首先考虑事故形成的原因力,而是单纯以各方违章的严重程度和违章行为的多少来认定责任,导致事故责任划分存在偏差。因此,在听证活动中,当事人应围绕事故形成的原因力进行说明或辩论。
交通事故责任可以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五种情况。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的期限问题。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提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限为十日。制作事故认定书的时限根据事故情况有所不同。调解原则根据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程度来确定赔偿责任比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赔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赔偿无法调解时的诉讼途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复核审查期间涉及诉讼的情形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内容以及复核审查的内容等。在复核审查期间若当事人提起诉讼,复核将被终止。交通事故认定书需包括事故当事人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中纠错机制的缺失问题。由于制度未提供救济途径,当事人在面对错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时无法获得救济。法院纠错能力有限,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使得当事人难以证明认定书的错误。此外,由于缺乏行政复议和诉讼程序,交通事故认定书出错几率增加,易滋生腐败。
交通逃逸小事故处理中车辆扣留与放车的相关规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事故车辆在被检验和鉴定后,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当事人逾期未领取,停车费用自行承担。对于未造成伤亡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有时限要求,包括现场勘查、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