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时,有权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的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包括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当事人在书写复核申请时,应明确指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划分责任不当的错误,并坚持提供相关证据,以争取复核机关认可其意见。
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在收到复核申请后的5日内,将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并在受理之日起的30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在复核审查期间,当事人不得启动诉讼程序,否则将导致复核程序终止。
目前的实践表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复核后维持率较高,很少有改变原有认定的情况。因此,当事人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一般不建议申请复核。相反,可以在调解时要求调整责任比例,或在诉讼中要求法院重新划分责任。如果当事人曾经申请过复核,并且复核结论维持了原有认定,调整和重新划分责任将会更加困难。
根据《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交警部门一般应在现场调查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于需要检验、鉴定的事故责任认定证据,应在检验、鉴定或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的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警部门在作出事故责任认定前,通常会组织双方进行听证。听证活动的目的是确认事故相关事实,并听取双方对事故责任的意见。因此,当事人应高度重视听证活动,尽量提前准备,到交警部门查阅事故材料,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并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缺乏经验,可以事先咨询有经验的律师,或委托律师代为参加听证。
交警部门在划分事故责任时,通常应考虑事故形成的原因力、原因力是否是行为人过错形成的,以及各方过错在原因力中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许多交警并不首先考虑事故形成的原因力,而是单纯以各方违章的严重程度和违章行为的多少来认定责任,导致事故责任划分存在偏差。因此,在听证活动中,当事人应围绕事故形成的原因力进行说明或辩论。
交通事故责任可以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五种情况。
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指出在回答问题时需认真准确,特别是在面对模糊问题时需要引起注意。同时强调了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审查认定书内容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虽然公安机关负责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并出具认定书,但该认定书不具有法定证据地位,对检、法两院没有强制约束力。在刑事诉讼实践中,认定书可能误导办案人员,影响案件实质性审查。因此,建议取消移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做法。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后所作的技术性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拘束力和执行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一种证据。
依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认定书三日内申请重新鉴定。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进行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