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必须由具备一定资格的交通警察作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往往没有附上鉴定人资格证明,并且审判人员也未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该证明。例如,在我院审查的史某与某道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该交通事故发生在乡村道路上,其交通事故认定书是由派出所的民警作出的,然而该民警并没有鉴定人的资格。法院审理该案时并未对鉴定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两种常见情况。一种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在送达手续上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有的甚至没有送达给有关当事人,有的只送达给当事人的一方而未送达给另一方。另一种情况是虽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给有关当事人,但未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并出具相关证据,说明认定责任的依据和理由。例如,在我院审查的多起民事申诉案件中,交管部门未向当事人说明认定责任的依据及理由。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根据该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在一定的期限内制作完成。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的期限问题。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提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限为十日。制作事故认定书的时限根据事故情况有所不同。调解原则根据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程度来确定赔偿责任比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赔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赔偿无法调解时的诉讼途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复核审查期间涉及诉讼的情形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内容以及复核审查的内容等。在复核审查期间若当事人提起诉讼,复核将被终止。交通事故认定书需包括事故当事人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中纠错机制的缺失问题。由于制度未提供救济途径,当事人在面对错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时无法获得救济。法院纠错能力有限,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使得当事人难以证明认定书的错误。此外,由于缺乏行政复议和诉讼程序,交通事故认定书出错几率增加,易滋生腐败。
交通逃逸小事故处理中车辆扣留与放车的相关规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事故车辆在被检验和鉴定后,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当事人逾期未领取,停车费用自行承担。对于未造成伤亡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有时限要求,包括现场勘查、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