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枝表示,去年6月30日晚,他的儿子温某与另一名司机一起驾驶车辆外出,车上还有两名女孩。途中,他们的车辆与一辆货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两名女孩死亡,温某和他的同事受伤。万全县交警队事故科随后发布了一份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温某是该事故的当事人。然而,温某却坚称他并没有驾驶车辆,而是他的同事靳某,因此拒绝在认定书上签字。这让温*枝对万全县交警队的事故认定书产生了质疑。
根据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万全县交警队事故科出具的认定书无法申请重新认定。温*枝只能无奈地向万全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撤销交通事故认定书。然而,万全县法院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为由,驳回了温*枝的诉讼请求,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只是一份证据,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
一位律师对于温*枝的遭遇对新交通法的一些规定提出了质疑。律师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在处理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案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此重要的认定书却只由一级部门来决定,显然不合理。根据新交通法的精神,交通事故认定书只能作为一份证据使用,这意味着即使是一份证据,法院也不能接受。这将使当事人无法进行合理辩护。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和内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验现场后的特定时间内制作认定书,包括一般事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和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认定书应包含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故基本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责任判断等。
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指出在回答问题时需认真准确,特别是在面对模糊问题时需要引起注意。同时强调了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审查认定书内容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虽然公安机关负责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并出具认定书,但该认定书不具有法定证据地位,对检、法两院没有强制约束力。在刑事诉讼实践中,认定书可能误导办案人员,影响案件实质性审查。因此,建议取消移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交通事故结案时效的规定。主要介绍了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对违反停车规定的机动车驾驶人的处罚措施以及相应的处理流程。包括口头警告、罚款、拖车等处理方式,并强调拖车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收费,应当及时告知停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