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可以去法院起诉
时间:2025-02-1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04年5月1日生效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与《办法》相比,《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显淡化了公安机关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该机关所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仅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而不是提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的“必要证据”。
没有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可以去法院起诉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作用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时的一种重要证据,可以作为判定事故责任和赔偿依据的依据。然而,即使没有交通事故认定书,只要当事人能提供其他能够证明事故发生的基本事实、成因和责任的证据,同样可以向法院起诉。
起诉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当事人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 存在明确的被告;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以上四个条件都满足,法院就应当受理起诉。因此,即使没有交通事故认定书,只要当事人能提供其他证据证明事故发生的基本事实、成因和责任,诉权同样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私了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诉权
现在轻微事故私了的情况较多,但是如果私了后责任方不履行义务,受害方提供不出交通事故证据,又因现场变动导致证据灭失,可能会丧失诉权。为了保护诉权,当事人应采取以下正确做法:1. 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应当以书面形式私了;2. 协议中应详细记录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联系方式、机动车驾驶证号、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信息;3. 在协议最后,双方当事人应签字确认。如果责任方不履行义务,受害方可以依据协议书要求交通事故认定部门进行认定,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这样做可以确保受害方在没有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和内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勘验现场后的特定时间内制作认定书,包括一般事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和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情况。认定书应包含事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故基本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责任判断等。
-
对于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
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指出在回答问题时需认真准确,特别是在面对模糊问题时需要引起注意。同时强调了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审查认定书内容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虽然公安机关负责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并出具认定书,但该认定书不具有法定证据地位,对检、法两院没有强制约束力。在刑事诉讼实践中,认定书可能误导办案人员,影响案件实质性审查。因此,建议取消移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做法。
-
交通事故结案时效的规定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