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警察询问对于事故认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认真回答并准确回答。特别是当发现交通警察有偏袒行为时,更需要注意。例如,当被问及离马路边有多远时,不能随意回答一米,因为“马路边”是模糊的概念。必须向警察反问以明确指代的位置,否则可能被认定在机动车道内。
交通警察现场勘察是事故认定的重要依据,勘察人员绘制的现场图是关键证据。即使现场图与实际不符,无法推翻交通警察所绘制的图。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待现场勘察呢?
在交通警察绘制现场图后,应立即要求查看,并发现错误时要求修改。
如果条件允许,在交通警察勘察之后,应自行对现场进行摄像或照相,以备比较。
认定书内容的审查非常重要,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审查认定书中引用的法律条文是否正确。
审查法律条文是否适用于事实情况。
由于以上审查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建议聘请律师帮助审查,并认真听取律师的意见。如果认为事故认定有误,应坚决在诉讼程序中请求法院依法进行证据的审查判断。因为法院对认定书没有变更权,但有权在判决时不予采纳。要注意,新交通法规定认定书仅是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证据。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及亲属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对于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作为原告的情况,应处理所有权利继承人和被抚养人的权益,不能仅列其中一人。机动车损害赔偿主体资格和责任认定方面,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驾驶员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单位或车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赔偿无法调解时的诉讼途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复核审查期间涉及诉讼的情形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内容以及复核审查的内容等。在复核审查期间若当事人提起诉讼,复核将被终止。交通事故认定书需包括事故当事人情况、
一起酒后驾驶顺风车造成交通事故的案子。司机张某明酒后驾车导致乘客李某强受伤,虽然交警认定司机全责,但乘客李某强在明知司机酒后驾车的情况下未加劝阻并继续乘坐,也存在重大过失。根据法律,乘客应承担部分责任,因此司机张某明承担80%的民事责任,而李某强承担
交通事故认定中纠错机制的缺失问题。由于制度未提供救济途径,当事人在面对错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时无法获得救济。法院纠错能力有限,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使得当事人难以证明认定书的错误。此外,由于缺乏行政复议和诉讼程序,交通事故认定书出错几率增加,易滋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