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工伤认定的条件为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事故伤害。这里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时间条件,即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二是特定对象条件,即受到机动车伤害。
(1) 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申请的受理部门为各统筹地区的局。
(1) 《工伤认定申请表》(在社保部门领取并填写)。
(2) 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则需提供事实劳动关系证明)。对于参保员工,还需要提供所在用人单位的注册登记资料(可到市工商局查询打印)。
(3) 首诊病历及相关检验报告的复印件。
(4) 员工身份证的复印件。
(5) 《道路书》及其他有效证明的复印件。
(6) 如果申请由工伤职工的直系亲属提出,还需要提交申请人与工伤职工的亲属关系证明,例如户籍证明(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
轮休期间发生车祸是否算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而自行骑摩托车摔伤等情况则不符合工伤认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其他视同工伤的情况以及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形。
交通警察询问的重要性,指出在回答问题时需认真准确,特别是在面对模糊问题时需要引起注意。同时强调了现场勘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审查认定书内容和请求法院进行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效力问题。虽然公安机关负责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并出具认定书,但该认定书不具有法定证据地位,对检、法两院没有强制约束力。在刑事诉讼实践中,认定书可能误导办案人员,影响案件实质性审查。因此,建议取消移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做法。
在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条例,工作期间、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且非本人主要责任,可认定为工伤。此外,条例还规定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和视同工伤的情形,但也列出了不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如职工故意犯罪、醉酒或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