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肇事驾驶员本身就是车主的情况下,驾驶员本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这意味着驾驶员需要自行负责赔偿事故造成的损失。
当肇事驾驶员并非车主,而是车主的雇员时(例如运输公司司机或出租汽车司机),雇主将承担赔偿责任。尽管驾驶员是实际控制车辆的人,但根据雇佣合同的指派,驾驶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时,赔偿责任由雇主承担。如果雇员的行为是故意的或存在重大过错,雇主在赔偿责任后可以向雇员追偿。因此,受害人有权向驾驶员所在的单位或机动车所有人要求赔偿。如果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违章行为造成的,车主在先行赔偿后,可以向驾驶员追偿。
当驾驶员并非车主,而是车主的雇员时,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在驾驶员非履行职务的情况下,例如在办私事时发生的事故(例如使用单位车辆接送子女上下学途中或帮自己拉装修建材等),驾驶员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机动车的所有人应先行赔付,然后向驾驶员追偿。
无论是有偿借用(出租)还是无偿借用,当车辆被借用后,车主和驾驶员之间不存在执行职务的关系。如果在借用车辆期间发生事故,驾驶员和受益人将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借用人未经原车主同意将车辆转借给他人,并且转借中的使用人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借用人和实际使用人将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车主在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借用人和实际使用人追偿。
如果肇事车辆在被承包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和承包、承租人应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存在违法转包行为,车主、车辆营运承包人以及转包中的承包人和驾驶员将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车主不同意转包,可以向非法转包的承包人追偿,也可以向肇事司机和非法转包中的承包人追偿。
如果车主是被动地被他人使用自己的车辆,例如车辆被盗窃、抢劫或被擅自驾驶,导致车辆被不该拿到的人控制,车主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并承担主责的情况,构成交通肇事罪时会被判刑。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包括导致一人死亡并负事故主要责任等情况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文章还阐述了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重点在行为人的后续行为和导致被害人的状态。
交通肇事罪中的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举证责任是均等的;而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非机动车或行人的举证责任采取倒置原则。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各种情形。对于酒后驾车,根据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力度加大,醉酒驾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累犯,处罚更为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