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 > 碰瓷者定罪与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关

碰瓷者定罪与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关

时间:2024-06-27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8425

非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在非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的情况下,应将其定性为敲诈勒索罪,而不是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式,迫使被害人交付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这两种罪行在犯罪构成特征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存在差异。诈骗罪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骗取财产;而敲诈勒索罪以威胁或要挟的方式向公私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强行索取财物。在犯罪客体方面,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还可能危及公民的人身权益或其他权益。

非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定性为敲诈勒索罪的原因

在非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碰瓷”事件,由于弱势群体备受保护的社会认知,被害人往往害怕受到行政处罚,愿意选择“私了”。此时,一些“好心人”会出现,充当“调解员”。从根本上来说,制造“碰瓷”的目的正是为了让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以达到索要财物的目的,这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特征。如果有少数受害人不愿“私了”,要求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那就违背了“碰瓷”者的初衷,一定会受到口头恐吓,例如威胁要公之于众或使用轻微暴力,这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特征。

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的定罪处罚

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

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的行为通常通过急刹车等手段故意与他人车辆相撞或刮擦,制造交通事故,其直接侵犯的对象是被“碰瓷”的车辆。然而,由于行为人自身也驾驶机动车辆并以此为作案工具,无法确定侵犯的对象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也难以具体预料或实际控制行为的危险性或危害结果的扩大或增加。例如,如果撞上易燃易爆物品,将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这就危害了公共安全。如果选择在车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在主要交通干道上制造“碰瓷”,就更可能侵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例如造成多辆车的连续追尾或路人伤亡等,同样危害了公共安全,符合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观要件。

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的定罪处罚

根据前面的分析,非机动车行人制造“碰瓷”,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敲诈勒索罪。而机动车行人利用机动车制造“碰瓷”,虽然手段不同,但同样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如果对方财物损坏较大,则同时触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机动车行人违反交通法规,故意制造“碰瓷”,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就构成交通肇事罪。在这种情况下,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同时满足了多个不同罪名的构成要件,这在法学理论界称为想象竞合犯,应当从一个犯罪行为中予以处罚。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对上述不同罪名的处罚规定,应将其定为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罪举证责任的分担

    交通肇事罪中的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举证责任是均等的;而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非机动车或行人的举证责任采取倒置原则。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 卖黑车的刑事责任

    卖黑车的刑事责任,即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相关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而参与相关行为将被定罪处罚。卖黑车罪的罪体包括窝藏、转移、收购和代为销售四种情形,其客体是赃物,责任形式是故意。

  •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各种情形。对于酒后驾车,根据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力度加大,醉酒驾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累犯,处罚更为严厉。

  •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 交通肇事罪的减轻处罚情形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