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拍卖案例
本公司于2007年10月30日接受某中央直属企业下属分公司委托,拍卖已离线的成套厚板精轧初轧大电机设备,委托保留价为480万元。
接受委托后,本公司便派专人到现场对设备的现时状况进行察看,并开展了市场调研、询价等工作。调查中发现,本次拍卖标的的三个特点:1)直流电机市场从订货到交付需要1年时间,而且价格在2000万元左右;2)本次的大电机一旦买受,用户略作整修即可投入使用,而且整修的费用加上运费估计也只在200万元左右;3)许多厂家眼下需求性特别强。为此,我们制定策划方案,将招商重点放在长三角地区较有实力的相关直接用户厂家。之后组织了包括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十九家有参与竞拍意向的客户到标的物现场进行了看样,结果其中的11档竞买人在看样结束后均表现出了浓厚的购买意向,随即到本公司办理了竞拍登记手续。
11月12日下午2点,该套设备的拍卖会在本公司一楼拍卖大厅举行。由于事前准备工作相当充分,在完全摸准了市场行情和竞买人心理的基础上,拍卖师大胆的以800万元起拍,并宣布加价幅度为20万元!拍卖师话音未落,台下竞拍号牌便此起彼落,拍卖师的报价亦随之不断创出新高。当竞价至1000万元后,仅剩15号和18号两家竞买人在继续较量,竞价至1200万元后举牌速度明显趋缓,但双方仍处于胶着状态。此时场内掌声不断,气氛热烈,拍卖师又适时地将加价幅度调整为10万元,希望竞买人能冷静并且理性的举牌竞价。但15号和18号竞买人仍各怀志在必得心态,紧咬不放,甚至自行报价,或加10万或加15万,致使价位一路飚升。拍卖师再次将加价幅度调整为5万元,并多次在将要落槌时,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5号和18号的竞争真正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已然不顾5万元的加价幅度而先后喊出“再加8万”!“再加10万”!场内顿时悬念迭起,无人知晓究竟会花落谁家。在经过近百轮激烈角逐后才显山露水,最终由18号竞买人无锡市某公司成功竞得该标的,成交价为1588万元人民币,高出保留价1108万元!这就是市场经济,非人力可以驾驭。这样的成交价虽然出乎我们意料之外,但细想之下,该价格和新的大电机设备还有一定的价格空间。最重要的是,三个举牌频率最高的竞买人和买受人没有超出我们招商设计的重点范围。可以这么说,这次的成功源于我们之前精密的策划方案。
这次拍卖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精神和程序严谨操作的,将公开拍卖制度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被执行人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要求停止拍卖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介绍了网络司法拍卖的优势,包括信息覆盖面广、公开透明、成交溢价率高、实现市场超地域化和成本低廉等方面。
为何需要强制性资产评估的原因在于国有资产交易的特殊性,国有资产涉及产权交易时所有者无法直接参与定价,而中介机构能够提供公允的资产评估价格,以确保交易价格合理公允。此外,文章介绍了国有资产评估的审批权体系包括审批从业人员的执照和审批评估机构的执照等,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院拍卖财产时应该确定保留价,拍卖保留价由人民法院参照评估价确定;未作评估的,参照市价确定。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有两个以上执行债权人申请以拍卖财产抵债的,由法定受偿顺位在先的债权人优先承受;受偿顺位相同的,以抽签方式决定承受人。第十九条 拍卖时无人竞买或者竞买人的最高应价低于保留价,到场的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或者同意以该次拍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