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标的物应为委托人所有或依法可处分的物品或财产权利。
禁止买卖的物品或财产权利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需要经审批方可转让的物品或财产权利,在拍卖前应按法律或国务院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委托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应由拍卖人住所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鉴定和许可。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税款或罚款的物品以及其他应委托拍卖的物品,应由财产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指定的拍卖人进行拍卖。
人民法院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罚金或罚款的物品以及无法返还的追回物品,适用前款规定。
拍卖人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
拍卖企业可在设区的市设立。
设立拍卖企业必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审核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设立拍卖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拍卖活动应由拍卖师主持。
拍卖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拍卖行业协会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拍卖业的自律性组织。
拍卖行业协会依照本法并根据章程,对拍卖企业和拍卖师进行监督。
拍卖人有权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标的物的来源和瑕疵。
拍卖人应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物的瑕疵。拍卖人对委托人交付拍卖的物品负有保管义务。
拍卖人接受委托后,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委托其他拍卖人拍卖。委托人和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的,拍卖人应予保密。
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并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保全财产的拍卖程序及相关条件。法院根据规定对被执行人的保全财产进行拍卖,同时拍卖标的的房地产需符合一定条件,包括不得买卖转让的房地产、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以及集体所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等。拍卖过程中,法院会委托拍卖机构并对其进行监
拍卖法律关系的定义和特点。拍卖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调整在拍卖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特殊法律关系,其特点包括基于合同性、相对复杂性和以拍卖人的权利义务为核心。拍卖法律关系涉及委托人与拍卖人、拍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多种关系,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交易方式。
法院公示和拍卖程序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法院网站应提供公示和公告功能,拍卖信息也会在当地报纸等媒体上公告。在拍卖前需进行价格评估,评估结果需及时送达给执行双方当事人。法院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强制拍卖或允许被执行人自行变卖财产。确定拍卖机构时需遵循相关
委托拍卖合同及其相关文件的详细内容,包括委托人的资料、标的物资料、拍卖公告、竞买登记记录、拍卖规则、拍卖笔录、成交确认书以及移交标的物的资料等。文章还介绍了拍卖资料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包括存档时限、检索方式等,强调企业应建立主要拍卖数据库以实现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