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投标文件的修改或撤回应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之前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投标人在参与招标项目时应具备承担该项目的能力。如果国家或招标文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投标人必须满足规定的资格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对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如果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类别,投标文件还应包括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以及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投标人应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签收并保存,不得开启。如果投标人少于三个,招标人应重新招标。
对于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拒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投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补充、修改或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和修改的内容将成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如果投标人计划在中标后将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出去,应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两个以上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组成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参与投标。联合体的各方都必须具备承担该招标项目的能力,如果国家或招标文件对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有规定,联合体的各方都必须满足相应的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单位组成的联合体,资质等级将以较低资质等级的单位为准。
投标专用章是否属于公章范畴的法律问题。律师指出,如果投标专用章经过法定刻制程序并在相关部门备案,可认定为公章。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开标和评标的详细规定,包括开标过程、评标委员会的职责、保密要求等。
评标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评标报告包括评标情况、对各有效标的的评价和推荐中标候选人。相关法律知识涉及投标人的定义、资格条件、投标文件要求以及投标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等,包括不得串通投标、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等。
工作人员在开标前泄露标底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此类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并需承担刑事责任,也可能受到罚款处罚和行政处分。工程开标流程包括检查投标文件密封情况、当众拆封投标文件和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及其他主要内容,以确保开标过程的公开透
履约能力证明文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分为投标人基本情况、财务状况、近五年履约情况、财务报表等十个部分。同时,也介绍了如何审查经济合同的履约能力,包括支付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审查方法。最后,文章还提及了合同效力问题的审查,包括合同无效的情形和主体资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