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回答:根据法律规定,招标人应当重新进行招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依法组建,负责评标工作。
评标委员会成员由招标人的代表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应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专家成员应具备八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并拥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专家名单可从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或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中确定。对于一般招标项目,可以采用随机抽取方式确定专家;对于特殊招标项目,招标人可以直接确定专家。
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进入相关项目的评标委员会,如果已经进入应当更换。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保密。
招标人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评标过程严格保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不明确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说明,但不能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评标委员会应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如果招标文件设有标底,评标委员会应参考标底。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对于特定招标项目,如果国务院有特别规定,应从其规定。
中标人的投标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二) 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不得低于成本。
如果评标委员会经评审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可以否决所有投标。
如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所有投标被否决,招标人应根据本法重新进行招标。
在确定中标人之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中标通知书发出,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关于评标专家的补抽情况。包括专家与投标人的特定关系、无法参加评标、同一工程中的专家数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补抽等要求。法律还规定了评标委员会的组建和成员要求、评标专家的资格要求以及评标过程的保密和公正等方面的内容。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
企业在物流招标中常见的误区,包括设定过于苛刻的招标条件、频繁招标以及唯价格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吸引优秀物流商,损害自身声誉,甚至滋生腐败。企业与物流商是利益共同体,应给物流商一个宽松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增强企业
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的规定以及退还的相关事宜。相关规定提到,投标保证金的缴纳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可以提前递交但需合理,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关于退还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活动结束后应及时返还,除非投标人存在违规行为。不同类型的招标项目对于投标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