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评标办法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至关重要。根据《招标投标法》中列明的两种评标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利与弊,才能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自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首次允许招标人可以选择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该办法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防腐倡廉效果好、评标办法操作简便等。目前,大多数工程施工项目招标首选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
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由于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施工单位可能会在后期提出高额索赔要求。
低价中标可能导致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工程质量。
低价中标容易引发恶性竞争,各投标人竞相压价,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低价中标可能导致施工单位无法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程,进而形成“半拉子工程”和“胡子工程”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主要有:
由于企业改革不到位,尚未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无法承担亏损的风险,给工程建设造成困难。
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要求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各方在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标底、建设工程合同等方面有管理实力,而目前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由于投标人缺乏独立的估价系统,对经评审的最低价过于看重低价竞争,容易意气用事,竞相压价,而不是将投标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分析及企业的承受能力之上。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同一建设工程的成本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是不相同的,实际操作中如何判断投标价是否低于成本十分困难。
综合评估法是目前建设工程招标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评标办法,其优点包括:
综合评估法综合考虑了工程报价、工程质量、施工工期、财务状况、综合实力、信誉、业绩、服务、优惠条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等多个因素。
综合评估法兼顾了价格和技术等方面因素,能客观反映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
综合评估法能够全面评估投标单位的总体实力。
业主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调节评分项目及分值权重,有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综合评估法能够将难以用金额表示的某些要素量化后进行比较,从而公平地开展评标工作。
然而,综合评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主要缺点包括:
评分标准中某些项目的量化不科学,可能导致评标结果不准确。
评标时间过短,评标专家对投标文件中的资料不能全面仔细地了解和核实。
业主和评委的主观性较大,易出现不公正的评标。
评审的标准过于全面,忽略了招标人对价格的重视,特别是在设置标底的评标过程中,常出现价高者得的现象,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
竞争性发包的管理和监管方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财政部门各司其职,对竞争性发包过程进行监管,并设立发包管理组织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发包管理。竞争性发包是一种引入招标发包要素的直接发包方式,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发包时间,避免直接发包
建筑工程发包的条件。建设单位应具备法人资格、资金、专业人员等条件。勘察或设计项目发包需具备立项文件、基础资料和设计要求等条件。施工项目发包需初步设计方案获批准、列入年度计划、具备施工图纸等条件。发包方式包括招标发包、议标发包和直接发包,其中政府投资等
《招标投标法》关于招标公告的规定,包括公告的发布方式、内容和责任主体。同时,文章还指出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招投标管理机构或交易中心利用权力要求投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前进行审查,增加不必要的环节,并借此获取利益。文章强调招标投标的实际情况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不
工程承包范围及承包方式的相关知识。承包范围可根据招标文件或施工图纸确定,包括土建、线路、管道、设备安装等。承包方式有建设全过程承包、阶段承包、专项承包和“建造—经营—转让”承包等。不同的承包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项目,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